急促的雨点敲打着蓬安县相如镇雁坪坝村脱贫奔康园的塑料大棚,发出“啪啪”的声音。棚内,圆圆的西瓜挂在藤蔓上,村民曾茂琼的眼睛笑成了一道缝:“这些西瓜很快就要成熟了,马上就能变成钱了。”
从“穷怕了”到挣钱“门道多”,这让在此生活了54年的曾茂琼体会到扶贫开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革,也激发起她致富的激情。
part1 发展生态农业 贫困户重燃致富希望
油坊沟村和雁平坝村三面环江,江水冲击形成的河坝非常适合种植生姜和柑橘等,让这两个村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村”。然而,马回电站修建后,村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水涨船高”。人多地少,成了这两个村面临的最大困境。
“人均不足三分地。”雁平坝村党支部书记付德军说起当时的窘境直摇头。依靠土地致富无望,年轻的村民便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少过起了“闲散”的生活。
贫困的阴云笼罩着曾茂琼的小家庭。作为全家主要劳动力,她既要耕种家里的三分土地,还要照顾一家老小,无法和其他人一样外出务工。“家里都不敢喂大牲口,不然粮食供应不上。”情急之下,她只得喂鸡卖蛋,给家庭增加几分收入。
“村民都想有事做,村上也想谋路子,带动全村发展。”付德军说,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村民始终跨不过缺资金、缺土地的坎。发展的愿望,成了长长的等待。
如何利用现有的土地获取最大效益?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县、镇、村三级共同谋划,破解难题的路子越来越明朗。这两个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平整的土地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经过统一规划,该镇决定在这两个村连片发展,并借助“百牛渡江”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引进业主,发展生态农业。
短短1年多时间,草莓采摘园、葡萄园等种植园区徐徐铺开。总共1000余亩的塑料大棚撑起了村民的脱贫奔康梦。园内种植了西瓜、火龙果等水果,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让村民看到了希望。
part2 大棚外包 业主贫困户实现双赢
曾茂琼本是油房沟村村民,两个村的生态农业发展起来后,她便到雁坪坝村的地里干活。一个外村人在他村的土地上动“手脚”,着实让人好奇。
原来,根据脱贫产业规划,为整合资源,两个村打破行政界限,规模发展农业产业。两个村的贫困户优先在产业园内打工。找到了正业,曾茂琼多年的苦闷终于得以化解。
“村民有了事做,收入有了较大改观,但离预想的还是有差距。”付德军说,村民到园区打工,按天计酬。打工人数的不断增多,给业主的管理带来了不便。这一切被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怎样求得新突破,镇村干部和业主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动起了“刀子”。
前不久,该镇出台政策,在基础设施、土地流转等方面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以奖代补,支持企业创建脱贫奔康产业园,吸纳贫困户入园,并通过“一保二包三统一”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企业与贫困户的双赢。
“自己可以包棚经营?”利好消息传来,保守的村民却没人敢表态。“我是穷怕了,一下去接这么大的事,心里没得底。”村干部来做动员工作时,曾茂琼心里顾虑重重,“包棚意味着要承担责任。我没经验、没技术,一旦经营不善就得赔本。”
对于曾茂琼的顾虑,镇村干部早已考虑周全:村民自己包棚,只负责作物的日常管理,资金、技术、销售全部由业主自行承担,每亩产出超过基本产量还可以分红。没了顾虑,曾茂琼一口气在雁坪坝村包了9个棚。
“即使亩产没有达到基本产量,我还有工资可拿,值得试一下。”包棚后,曾茂琼每天起早贪黑劳作,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实现增产增收,确保年底分红。
看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西瓜,付德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业主流转土地后,村民可从中获得土地流转金,到园区打工,还能定期拿到工资,包棚既能增产又能分红。这样一来,村民的收入来源不再单一,脱贫奔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