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天津市宝坻区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_赵亚洲等

宝坻区是天津市水稻主产区,随着全国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宝坻区域内稻田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大钟庄镇处于宝坻区东南“大洼”片区核心位置,周围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优越,为发展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实施稻蟹综合种养既是实现稳粮、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富裕农民的有效手段,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推进产业融合与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以蟹促稻、双收双盈具有重要作用。2020 年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开展了稻蟹综合种养示范,总结提出了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并对稻蟹综合种养的效益进行分析。

1 示范地点

示范于 2020 年 4 月至 2020 年 11 月进行,示范地点位于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小苑庄村,示范面积 3.33 hm 2 ,河蟹品种为中华绒螯蟹,水稻品种为金稻 919,水源来自潮白新河。

2 稻蟹种养关键设施修建

2.1 田埂改造

养殖河蟹的稻田田埂需要加高、加宽,为河蟹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挖土,泥土打紧夯实,增强田埂的保水和防逃能力。稻蟹种养模式田埂应高出田面 50 cm,宽度 50~ 60 cm,内坡比 1∶1。视田块大小中间挖 3 ~5 条田间沟,宽 50 ~ 70 cm、深 30 ~ 40 cm。主要供养殖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

2.2 稻田蟹池的设计与改造

对稻蟹综合种养的田块进行沟(坑)、渠道疏浚,开挖的沟坑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 10%。也可对稻田进排水渠、田间沟塘疏浚后作为河蟹养殖使用。一般沿稻田田埂内侧 0.6 ~ 1.5 m 挖环沟,宽 1 m 左右,深 0.6 m 左右,坡面缓,呈倒梯形。稻田排水渠疏浚应在不影响水稻耕作的同时满足河蟹养殖的需要。

2.3 暂养设施修建

暂养池主要用来暂养蟹种以及育肥收获商品蟹。可利用环沟清淤后的田间自然沟塘作暂养池,暂养池底泥厚度不超过 10 cm,避免扣蟹暂养期间亚硝酸盐或硫化氢中毒。暂养面积按照每667 m 2 暂养扣蟹4 000只的容量设计,沟渠水深 0.6~1.5 m。

2.4 检查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设在稻田的相对端,进排水渠分开,进水口略高于稻田表面,排水口设在环沟低处,保证稻田水循环畅通。进排水口用纱网包好,网眼大小以河蟹不能外逃且不阻挡水流来确定。进排水管道口周围田埂要夯实、不留缝隙。

2.5 防逃墙设置

防逃墙设施应在上一年水稻收获后、地块未上冻前修建。如在当年开春后修建,则应在稻田水位下降、土壤干硬后、易于防逃膜固定时再进行。

一般在稻田四周用塑料膜、竹竿等材料建防逃墙(图 1)。防逃墙上部高出地面 50 ~ 60cm,将长 75 cm 左右的竹竿埋入地下 15 ~ 20cm,用细绳拉紧绑在竹竿上,竹竿距离东西向40 cm,南北向 50 ~ 60 cm。塑料膜一端钉在绳上,一端埋入地下 10 cm,拐角处做成弧形,无褶无皱,接头处光滑不留缝隙。

图 1 稻蟹种养河蟹防逃墙

3 稻蟹种养综合技术

3.1 河蟹养殖技术

3.1.1蟹种选择选择体态健壮、活动力强、规格一致、经检疫无病害、由正规企业生产的蟹种。示范区选用辽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中华绒螯蟹“光合 1 号”,扣蟹(蟹苗)规格一般为 160 只·kg -1 (6.25 g·只-1 )。

运输蟹苗一般采用规格为 55휵%uD75 cm 的蟹苗箱,每箱装载蟹苗 1 kg。装载蟹苗时,将蟹苗摊平,厚度3~4 cm。为确保蟹苗运输成活率,使用埋置冰袋的专业泡沫箱装载蟹苗,以冷链方式低温运输。

3.1.2扣蟹暂养暂养池加水后,每 667 m 2 用75 kg 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清除有害生物、病原菌等。暂养池需种植水草或放置苇帘,以利于蟹种的栖息、隐蔽、生长和脱壳,提高蟹种的成活率。常用的水草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多的地方,由于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丰富,河蟹一般很少逃逸,水草或苇帘设置面积占暂养池面积的 1/3。

引进的扣蟹先用 5% 的食盐水浸浴 5 ~ 10min 后暂养于消毒过的暂养池中,扣蟹暂养的密度为 25 kg띦7 m -2 ,一般规格为 160 只·kg -1(6.25 g·只-1 ),每 667 m 2放置扣蟹数量不超过 4 000 只。通过暂养让扣蟹慢慢适应本地的养殖环境,提高入田后的成活率。扣蟹放入暂养池后,水温达到 10 ℃以上时即可投喂高蛋白配合饲料,确保扣蟹暂养期间脱壳 1 ~ 2 次。

3.1.3水质调控扣蟹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清新水质,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和水位稳定。当溶氧量低于 4 mg·L -1 时需要排掉一半水并加注新水。

3.1.4扣蟹起捕与放养示范田水稻 5 月中旬开始插秧,插秧后 20 d 左右,待水稻秧苗分蘖后,将暂养的扣蟹采用地笼方式起捕,共捕获扣蟹241 kg,规格 15.3 g·只-1 ,成活率 52.1%。放养前对起捕的苗种进行消毒,用 5% 的食盐水浸泡5 ~ 10 min 后放养于稻田,放养密度为 260 只띦7 m -2 (图 2)。

致富养殖水蛇技术规范_致富水蛇养殖技术_致富养殖水蛇技术视频

图 2 稻田养蟹田间现场

3.1.5投饲管理稻田水温 10 ℃以上即可投喂,天然生物饵料已不能完全满足河蟹的生长需求,需适当补充人工饵料。扣蟹暂养坚持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饵料占 30%,植物性粗饲料占 30%,草类占 40%。对扣蟹进行强化培育,提高脱壳的成活率,确保脱壳 1 ~ 2 次。每天傍晚投喂 1 次扣蟹人工全价饲料(蛋白质含量36%),投喂量以 2 h 内吃光为宜。根据扣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机动掌握,随时进行食量调整,日投喂量占养殖动物体重的 5 % ~ 8%。在扣蟹蜕壳期前后应适量减少投喂,避免因饲料不足而产生残杀。

3.1.6日常管理稻田蟹养殖要做到勤巡田,最少早午晚各 1 次。一是检查防逃设施是否有破损,防止河蟹逃跑;二是检查河蟹吃食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三是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节水质;四是检查病蟹情况,如若患病,应及时诊断治疗;五是检查稻田中有无河蟹天敌进入,如水蛇、老鼠、黄鼠狼、大型水鸟等,如若发现应及时清理。

3.1.7收获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河蟹基本养成,可及时起捕(图 3)。起捕方法:一是利用河蟹穴居、喜光、晚上上岸的习性,可利用地笼、灯光诱捕的方法,引诱河蟹钻进地笼;二是利用河蟹逆水的特性,采用水流方法捕捞,通过向稻田中灌水,边灌边排,在出水口设网拦截即可;三是人工抓捕,起捕后,如若蟹黄、蟹膏丰满可直接上市销售,如不够丰满可放入越冬池中越冬养殖,作为第二年稻田养殖蟹种,也可放入暂养池强化饲养后再上市销售。

图 3 稻田养殖的成蟹

3.2 水稻种植管理

3.2.1水稻品种水稻品种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耐肥、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性能良好、分蘖力强、高产优质的品种。示范区选用金稻 919 品种。

3.2.2水稻插秧方式宝坻区一般在 5 月中旬前后插秧,插秧可采取宽行窄株、宽行密株、大垄双行等多种方式,行距根据不同方式及插秧机作业实际进行调整。通常每 667 m 2 稻田插秧11 000 ~ 11 500 穴,行距 30 cm,株距 18 cm 或20 cm。田埂周围、围沟两边适当增加栽插密度,利用边行空间优势,增加水稻产量。

3.2.3水稻施肥与田间管理水稻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 70%,追肥占 30%。稻田消毒后 2 ~ 3 d,在耙地前一次性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插秧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 2~ 3 次。在幼穗分化第三期施肥,根据品种、长势和气候等施复合肥。稻田应经常保持 3 ~ 5 cm 水层。水稻拨节、抽穗、扬花、灌浆期水位加深,高温季节稻田水位保持在 10 ~ 20 cm,利于养殖河蟹的生长。

3.2.4水稻病害防控水稻秧苗移栽前 2 ~ 3 d,对秧苗普施高效农药 1 次,以防止水稻病虫害带进大田中。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等,为提高稻田养蟹的安全性,应采取以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措施进行控制。密切关注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应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和《农药安全使用规范》(NY/T1276)选择和使用农药。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4.1.1河蟹效益成蟹产值:成蟹收获时平均每只重 95 g,每 667 m 2 产成蟹 12.03 kg,示范区3.3 hm 2 共产成蟹 595.48 kg,按单价 100 元·kg -1计算,示范区成蟹产值 5.95 万元。河蟹养殖成本:每 667 m 2 稻田购买扣蟹(蟹苗)需 80 元,配合饲料 168 元,防逃塑料膜 120 元,人工费120 元,水电费 50 元,其他费用 200 元(蟹药、生石灰、运费等),3.33 hm 2 示范区合计成本3.69 万元。示范区养殖河蟹总利润为 2.26 万元。

4.1.2水稻收益据调查,示范区每 667 m 2平均生产稻谷 618 kg,3.33 hm 2 稻田共收获稻谷 3.09 万 kg,按单价 4 元·kg -1 计,稻谷产值12.36 万元;水稻成本共计 4 万元。示范区稻田3.33 hm 2 总利润为 8.36 万元。

示范区每667 m 2 平均稻蟹种养成本1 538元,产值 3 662 元,3.33 hm 2 稻蟹种养总产值 18.31万元,总成本 7.69 万元,纯收益 10.62 万元。

4.2 社会生态效益

4.2.1社会效益稻田养蟹可实现农田立体种养,提高稻田利用率。河蟹可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等作为食物来源,减少了饲料投入量,降低投入成本;河蟹排泄物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改善稻米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另外,稻田养蟹还为市民提供了营养美味的水产品。

4.2.2生态效益稻田养蟹减少了化学品的投入,降低农田面源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一是为保证河蟹健康生长,稻田养蟹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低于普通农田;二是河蟹生长可利用稻田杂草、浮游生物等作为食源,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三是河蟹排泄物可作为改善土壤地力的肥源,提高了土壤地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