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油梨园害虫桔小实蝇防治技术大揭秘!

唐 鑫等

桔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属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又称果蛆、东方果实蝇等,是亚太地区水果和蔬菜危险性害虫,为二类检疫对象。桔小实蝇最早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现,在我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据有关记载,桔小实蝇 1911 年在我国台湾地区首次被发现,1937 年我国大陆地区开始有该虫为害报道。桔小实蝇危害 40 多科 250 多种水果和蔬菜植物, 成虫交配后将卵产于果实, 幼虫在果实中取食危害并发育成长, 成熟后入土化蛹, 羽化后出土为害[3-6]。目前,该虫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果蔬的重要害虫。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的改变,不同种类果树成熟期不一,食物链连绵不断,为桔小实蝇繁衍提供有利条件。自 2017 年以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地的油梨园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油梨又称牛油果、鳄梨(avocado),原产于中、南美洲。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云南及四川等地均有栽培,近年来云南、四川有所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油梨是一种新兴的保健型水果,风味独特,果肉色黄,柔软似乳酪,富含多种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高蛋白质、低糖和钠、钾、镁、钙等矿物营养;油梨油还可作化妆品原料。油梨国内消费量逐年上升,目前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菲油果种植技术_菲油果树种植_菲油果种植

笔者概述了桔小实蝇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为油梨生产提供更高效经济、简便适用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1 桔小实蝇的形态特征

1.1 卵

呈梭形微弯,一端尖细,另一端钝圆,长约 1 mm,宽 0.1~0.3 mm。初时乳白色透明,后为乳黄色

1.2 幼虫

蛆形,头部细,尾部粗,口沟黑色,由大小不等的 11 个体节组成。幼虫期分 3 龄,1 龄幼虫体长1.2~1.3 mm,2 龄 2.5~5.8 mm,3 龄 7.0~11 mm。刚孵幼虫乳白色,后渐渐为淡橙黄色,1~2 龄幼虫不会弹跳,3 龄老熟幼虫会从受害果实弹跳落地,钻入表土、枯枝落叶的缝隙中化蛹。

1.3 蛹

围蛹,椭圆形,长 4.4~5.5 mm,宽 1.8~2.2 mm,初化蛹时淡黄色,后渐变为红褐色。

1.4 成虫

成虫体长 7~8 mm,雌虫稍长于雄虫,体色呈暗褐色;触角细长,翅透明;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腹部黄色,第 1、2 节背面各有 1 条黑色横带,从第 3 节开始中央有1 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雌虫腹部产卵管发达。

2 发生为害特点

广西南宁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水果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如枇杷、荔枝、龙眼、杨桃、青枣、黄皮、番石榴、番木瓜、芒果、香蕉、火龙果、柚、柑桔等,近年来水果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品种也不断增多,一年四季有桔小实蝇的寄主供其辗转取食为害,使其种群数量得以繁殖扩大。在南宁全年均可发生,世代重叠严重。桔小实蝇的种群消长规律与气候、食物有着直接的关系,田间种群数量随着各种水果的成熟而转移,为害油梨的高峰期在9-10月间,因此在这期间桂垦系列(如‘桂垦大2号’、‘桂垦大3号’)的品种受害较重,随后11-12月气温下降,发生量少,这时成熟的品种(如‘哈斯’)受害较轻。

随着油梨进入成熟期,桔小实蝇从火龙果、番石榴等果园转移到油梨园为害。桔小实蝇是典型的蛀食性害虫,油梨果将近成熟期,果皮变薄稍软,雌虫用产卵管将果皮刺破并产卵其中,卵偏向产于果腰处,形成产卵穴,着卵穴白色透明状果胶封口,几天后成深褐色针头大小的圆孔,逐渐变成水渍状深褐圆斑,产卵穴还可诱发真菌感染,引起果实霉变。幼虫孵化后即蛀食果肉,造成落果或果肉腐烂,切开可见蛆虫。

3 综合防控技术

遵循“绿色植保”理念,根据桔小实蝇发生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兼以科学用药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贸易安全。

3.1 植物检疫措施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桔小实蝇伴随寄主植物及产品传播。

3.2 农业防治

3.2.1 隔离种植

新园选址周围3~5 km范围内没有种植桔小实蝇的寄主植物,连片种植同一品种,避免附近种植成熟期不一致寄主植物,以切断该虫的食物链,从而控制其种群繁殖。

3.2.2 加强管理、冬季清园

做好修剪工作,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减小荫蔽度;在桔小实蝇越冬羽化前,彻底清洁果园,对枯枝落叶、杂叶清理,搞好果园卫生以减少来年田间虫口基数。油梨不建议进行深翻土壤,以免伤根导致根部病害。

3.2.3 及时清理受害果

受害的果园,发生为害期间,每3-4 d检查一次,发现树上虫果及时摘除、清除落果,并集中深埋50 cm以上,消灭其幼虫。

3.3 物理防治

3.3.1 诱杀

利用果实蝇偏好黄色或黄绿色特性,悬挂喷有性诱剂的黄板诱杀,约10 m远置放一块,2周左右黏满虫或黏胶不黏时更新。用聪绿果蝇饵剂,涂抹于枝杈处,2~3处/树,诱杀效果好;该饵剂引诱杀虫机理独特,诱饵散发出成虫喜爱的气味而吸引其聚集取食,沾上药物后不会立即死亡,雌雄交配可交叉感染,通过红色荧光素光敏作用致死,不含农药成分绿色环保,成本低。

3.3.2 盖膜封杀

树下覆盖地膜或反光膜,可阻隔老熟幼虫入土化蛹,羽化后地膜阻挡不能及时交配产卵,起到地面封杀作用。

3.3.3 套袋

果实套袋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防止桔小实蝇在果实上产卵,很好地保证了产量及品质。

3.4 化学防治

在发生高峰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喷杀。用1.8%阿维菌素或2.5%溴氰菊酯加入3%的红糖喷布树冠;幼虫入土至成虫羽化期,用10%虫螨腈悬浮剂喷洒表土,可杀死入土幼虫、蛹及刚羽化成虫。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教科研[2022]2 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