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才在养鸡场内整日忙碌
8年前,他结束打工生涯,投入1万元开始养鸡;
8年间,他一步一个脚印,专注于养鸡,他有过喜悦,更多的却是难以言说的艰辛;
最终他硬是把当初投入仅1万元的养鸡场,发展成今天100万元的养殖规模……
他就是镇平县老庄镇李家庄村的张庆才。
2002年,在读了2年多职高后,22岁的张庆才踏上南下的列车,成了一名打工者。
从组长到车间主任,然后到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打工将近6年时间,张庆才干得可谓有声有色。
可他内心里总觉得打工不是个长法,于是在副厂长任上的张庆才于2007年果断离职回到了老家。
在老家结婚成家后,他手中的积蓄只剩下区区的1万元。张庆才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还是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养鸡比较有把握。
说干就干。张庆才在2008年自己设计并动手盖起了第一座简易鸡舍,从1000只鸡开始起步养起。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能养家糊口即可。人往往都是这样,一旦干起来,都想膨胀规模,张庆才也不例外。
2009年,2000只;2010年,3000只……
正当张庆才踌躇满志大干的时候,却遭遇了2010年养鸡大亏损。无奈之下,他把家里的摊子交给了父母和妻子打理,自己又受聘于湖南一家大型养鸡场,用挣到的钱来贴补家里的鸡场。这一外出就是两年。
令张庆才非常欣慰的是,这两年他不但挣到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恰逢2012年钢材价格暴跌,他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并利用先前在广州打工的所学专长,自己设计并亲自焊接起了养殖规模达6000只大棚。
三伏天里,为了赶工期,张庆才在焊接的过程中,炽热的焊花把他的手和胸前都烤得直脱皮。大棚终于在2012年底竣工。2013年7月,鸡苗满棚。这一次,张庆才赶上了2014年的大好形势,单这一棚鸡苗,当年就给他带来30万元的净收入。
搞实体的,资金短缺是常有的事。张庆才有时候为了进玉米,自己经常需要开着蹦蹦车跑几个乡镇去收购玉米。收回来的玉米,他还要熬夜配比打成饲料。
就这样张庆才带领全家齐上阵,用8年的时间,建起了价值100万元、年存栏1.3万只的养鸡场。不仅如此,他还无偿提供技术,带动周边数户人家养鸡致了富。
谈起这些年的发展,张庆才感慨地说,自己是农民的孩子,吃点苦、受点累都不算啥,最大的难处在于作为养殖行业来说,想贷款太难,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缺资金。
听到这里,陪同记者采访的村支部书记王中岑说,村里去年已成立了林果合作社,下一步,村里将大力种植黄金梨、板栗等经济林,张庆才加入合作社后,随着林果产业的整体推进,不但可有效解决鸡粪的无害化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社担保模式可有效解决其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创业成功的启迪
镇平县老庄镇李家庄村是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如果村里能够多出现几个像张庆才这样的创业典型,对于这个村庄的整体脱贫,肯定会大大提速。
张庆才能够创业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虽然出生于1980年的张庆才同绝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也有过外出打工的经历。可张庆才跟别人不同的是,在他外出打工前,在县一职高读了将近3年的畜禽养殖专业,也正是这一不同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可见,创业要想成功需要熟悉所创的专业知识。
创业还需要坚定信念。张庆才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不管再苦再难,遇到再大的挫折,都坚定信念,不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