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
金色的喜悦铺满大地
是黄灿灿的生姜
是甜糯的红薯
……
是磁县乡村振兴结出的硕果
生姜喜获丰收
眼下,正是生姜收获季。在磁县时村营乡小屯洼村的生姜种植基地,姜农们正抢抓当前晴好天气采收生姜,刨姜机翻松土地、拔姜、切割、分拣、装箱,田地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田间地头,生姜种植带头人王海建的身影显得尤为忙碌,生姜收获各个环节他都紧盯把关,确保生姜保质保量收获贮存。“通过技术改良,采用绿色有机种植,今年虽然受到不良天气的影响,但生姜的亩均产量仍然达到1.6万余斤。”王海建说。
2016年,种粮大户王海建思索着怎样提高土地附加值,提高收益,多次外出考察后,决定种植特色农产品生姜。通过不断地摸索试种,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他已成为磁县十里八乡的生姜种植能手。
“2017年我们村生姜试种成功,全县进行推广种植,这几年来我们村考察学习的种植户络绎不绝。”王海建说。
种上二亩姜,顶个小轧钢。“以前我们种一些大棚菜,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把土地流转种生姜,比以前收入增加了不少。”望着手里硕大的姜块,讲武城镇北白道村种植户赵玉脸上满是喜悦。
“种植生姜不仅效益高,而且不损害土地,我们从2016年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生姜。一亩生姜的产量是1.6万斤左右,每亩纯利润达1.2万元,收益相当可观。”王海建表示。
小屯洼村属丘陵地带,多为沙土地,较为疏松肥沃,过去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不适合大型农用机械作业,村民“劳作难”,粮食“出地难”。
“但是,沙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较适合生姜的生长,且生姜从10月中旬收获,可以挑选价格最高的时候出售。”据王海建介绍,他所种植的生姜品种为“面姜”,产量高,肥胖细腻,肉厚多汁,颜色光鲜。
为解决鲜姜的储存问题,小屯洼村生姜种植基地建起了地窖,帮助姜农储存鲜姜。
据了解,近年来,磁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进、逐步推广和优惠奖补等措施,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生姜种植,打造集中成片的标准化科技示范种植基地,公司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合同,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
同时,磁县充分发挥乡村致富能手的作用,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种植等服务。目前,全县各乡镇村已有28个村发展种植生姜产业,种植面积也由最初50亩的试验田发展到生姜种植近2000亩,带动群众5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
红薯收获忙
机声隆隆
群众忙忙碌碌收获红薯
一片热闹的景象
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
割秧、分拣、装袋、运送......
一道道程序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
磁县禾下土脱毒甘薯种苗产业基地,是全国唯一甘薯作物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眼下4000亩种薯喜获丰收,种薯产量达2000万斤,为明年红薯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秋日暖阳下,在磁县禾下土脱毒甘薯种薯生产基地,伴随着红薯收获机的轰鸣声,所过之处,一块块体态饱满,颜色鲜亮的红薯破土而出,薯农们正在忙着捡拾装袋。一袋袋收获的种薯,伫立在广袤的田地里,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也预示明年红薯的丰收。
磁县禾下土脱毒甘薯种苗产业基地种植种薯4000余亩,今年在强降雨灾害面前脱毒薯苗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平均亩产达5000余斤,生产红薯种苗5亿多株,可满足全国红薯用苗20多万亩。
目前,磁县种植红薯面积达3万多亩,使用脱毒红薯苗占到95%以上,亩产量由之前的4000多斤提升到7000多斤,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近年来,磁县着力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当地脱毒红薯种植优势,建起集种植、储运、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红薯种植已成为磁县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大产业。
■图片:方文东 陈 芳 冯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