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义龙新区顶效街道楼纳村,一提起养猪大户陈永奇,没有一个不跷大拇指的。
在义龙新区顶效街道楼纳村,一提起养猪大户陈永奇,没有一个不跷大拇指的。这个说话做事精明能干、口齿伶俐的男人,在12年的时间里,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以及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干劲,通过生态养殖蹚出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陈永奇的生态养殖场位于半山腰,养殖场里,两栋宽敞明亮的猪舍整齐划一,井然有序。
“这几年的养猪收入都不错。尤其是2016年,出栏肥猪300多头,累计收入100多万元,20多万元的欠债,就是在这一年全部还完的!”在猪舍里,陈永奇一边忙着给猪喂饲料,一边乐滋滋地说。
“在义龙新区,喂养100多头生猪的人并不多见,200头至300多头规模的个体养殖户几乎没有。陈永奇能够在楼纳村将生态养殖业做得有声有色,关键是这人勤快,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义龙新区工(管)委办公室深改政研信息股股长王昌锐对陈永奇赞赏有加。
2010年,在晴隆县长流乡务工的陈永奇了解到养猪的发展前景不错后,经过多方考察和结合自身实际,他毅然回到家乡发展生猪养殖。
这一年,陈永奇在银行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再加上他在长流乡务工积攒下来的2万多元钱,便正式走上了生态养殖之路。
刚开始,陈永奇买了30多头能繁母猪回家饲养,因管理得当和行情看好,半年下来,他的养殖场就达到了生猪存栏200头的规模。
敢想敢做,是迈向成功门槛的第一步。2014年,陈永奇认识到发展速度缓慢、分散式养殖资金体量小,终究会被市场淘汰,于是决定“化零为整”。他急匆匆地跑到银行,通过牲畜活体抵押又贷款了10万元,再加上义龙新区扶持养殖业补助款10万元,让他的生态养殖场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养殖场的规模也进一步得到了扩大。
“那时候,根本没想过养猪会越养越上头,一干就是10多年。”陈永奇说,“我的老家大冲四面环山,环境优美,从山涧里流淌下来的泉水清澈甘甜,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是我积极发展生态养殖的原因之一。”
在饲养生猪养殖过程中,陈永奇还经常到当地畜牧部门向专家请教养猪知识,认真弄懂母猪的生理机能、病理常识等。通过学习,他节省了饲养成本,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养殖场生猪存栏最多的时候有400多头。”陈永奇介绍,这些膘肥体壮、四肢滚圆的生猪除了供应本地市场以外,还远销广西、广东和重庆等地。
2016年以来,陈永奇的养殖路越来越好,他不仅在老家盖起了两层漂亮的楼房,还在拆迁的安置区建了一栋四层小洋楼,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广阔的市场,丰厚的收益,给陈永奇继续扩大规模搞养殖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信心。”王昌锐说,从2010年算起,至去年12月,陈永奇在养猪的道路上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个头脑聪明、精明能干的中年男人,也因此成了楼纳村率先走上致富路的人之一。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韦欢
二审 戴宏瑶
三审 魏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