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良种与种子处理

选用产量高、抗病性好、商品性优良的马铃薯品种。

种薯应无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病斑或脐部黑腐,薯形应规整并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大小适中。马铃薯采取带芽下种最好。健壮种芽的标准:每个种薯带有l~2厘米短而粗壮的绿芽。

播种前尚未出芽的种薯可采取人工方法进行催芽。秋播马铃薯可在室内自然催芽:在室内散射光下,将种薯排到地面上,上盖2~3厘米潮湿沙土,催芽过程中,及时检查,出芽后,轻轻扒出薯块,放于散射光下晾芽。

尽量采用比较一致的小整薯播种,可保证出苗的整齐度,避免切块所带来的病害传染。整薯播种时,多由顶部芽眼发出粗壮主茎,可发挥顶端优势,增产显著。

种薯切块:当种薯较大时,为了节约用种量应进行切块播种。80克左右的薯块,纵向一切两瓣;120克左右薯块,一切三开纵斜切法,即把薯块纵切三瓣;150克以上的薯块,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芽眼螺旋排列纵斜方向向顶斜切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单块重不低于30克的小块,并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尽量带顶芽,切块应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发根。切块时切刀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消毒。切块后的种薯采用草木灰或药剂(如:可选用50%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噁霜·锰锌或霜脲·锰锌等药剂)拌种。拌种后不积堆、不装袋,置于室内地面摊晾1~3天后即可播种

二、适期播种

马铃薯是喜凉作物。当地温低于25℃即可秋播,我县坝区秋马铃薯适宜播期为当年9月上、中旬。播种过早,气温太高,不易出苗。播种太迟,生育期缩短,产量降低。

马铃薯要求土层深厚,应在播种前对地块进行深耕,做到土壤细碎、平整、无杂物。马铃薯的结薯层是在地下12~15厘米处,对土壤的通气性要求较高,秋季又多雨,因此要求实行起垄播种。

秋马铃薯净作时一般行距为0.6~0.8米,窝距0.3米。播种后要覆草(5厘米以上)降低地面温度与保持地面湿度。在秋玉米行间种植马铃薯是一种较好的套作方式。

三、施肥管理

1.马铃薯是需要钾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从土壤中吸收氮5公斤,磷2公斤,钾11公斤,即施肥的比例应为1:0.5:2,根据土壤情况,除施用氮和磷肥外,适当多施钾肥。

2.农家肥(有机肥)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农家肥数量大,成本低,除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和有益微生物。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矿质化,既能供给马铃薯生长需要的营养,又能肥沃土壤,增加透气性,有利于块茎膨大,获得高产。有机肥可在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土壤中,旋耕入土。

3.一般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料50公斤/亩做底肥。底肥应尽量与土壤混合并深施。

在苗高10~15厘米时追第一次肥料。当苗高达到30厘米时,结合培土,可施用第二次肥料。追肥要深施,先施肥后培土。

四、培土管理

马铃薯栽培应保证足够的覆土深度。覆土过浅,既减少结薯个数,又使薯快露出土面,产生青皮薯,影响产量和质量。

马铃薯出苗后,苗长到10~15cm时开始进行培土起垄,可以明显增加结薯个数和减少青皮薯。

马铃薯现蕾到花期,可采用烯效唑或马铃薯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匀喷雾控制徒长。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对徒长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大薯率,增加产量。

五、病虫草害防治

对我县马铃薯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晚疫病与病毒病。

马铃薯晚疫病严重发生后减产可达到50%以上。从现蕾期始应间隔期7天喷施1~2次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丙森锌、双炔酰菌胺等进行预防。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连根将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销毁,同时喷施霜脲·锰锌或氟吡菌胺·霜霉威等药剂。并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喷2~3次。

马铃薯病毒病在田间常表现花叶、坏死、卷叶和丛枝及束顶等危害症状。病毒病在田间主要由蚜虫传播,因此应抓好蚜虫的防治(药剂可选用10%蚜虱净或大功臣或千红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发现病毒病后,可喷施菌克毒克、香菇多糖水剂等药剂

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蚂蚁等。可采用深耕、除草、糖蜜诱杀和黑光灯诱杀成虫等方法防治。药剂防治亩用50%辛硫磷乳400~500克拌在500公斤细土或沙里,播种前施入土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