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的心带领群众走致富路
——记儋州致富养猪合作社负责人苏礼权
最近,“光荣之家”荣誉牌挂在苏礼权家的大门上,吸引了许多村民的眼球。此时,大家才知道,他们的致富能手原来还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
苏礼权1958年出生于兰洋镇,中共党员,1977年入伍,因为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斗中表现英勇,1979年曾被所在部队评为三等功,1982年退伍回乡后开始创业生涯。2009年,他成立了儋州致富养猪合作社,吸收了30户社员、带动了一批合作社外的养殖户依靠绿色养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12年7月,该合作社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5-2016年,他按照政策,通过政府部门把4000多头能繁母猪猪苗送到贫困户的家中,使大家有了脱贫致富的经济筹码,更使他赢得了全村人的爱戴。
解析苏礼权30年来的成功秘诀就是:依靠几个能人的密切合作,有效地将他们个人奋斗的成功经验转化为社员普遍接受的“通用” 经验,以个人有限资本为“酵母” 激活无限的群众资本,从而由个人先致富带动社员和贫困户共同致富。
怀感恩之心谋发展
“绿色养殖、循环模式、抱团发展都很重要,但最重的是要常怀有感恩之心。”苏礼权这样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儋州致富养猪专业合作社是没有办法发展的。所以苏礼权讲“感恩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父老乡亲”。
首先是对金融单位的 “感恩”,合作社运作之初特别需要发展资金,合作社一年卖肉猪、猪苗近5万头,养殖户们都说“是农村信用社帮了大忙”。原来,早在2009年8月初,市农信社信贷员来到他的养猪场跟他拉家常时,讲了成立合作社的种种好处,并建议他成立一个养猪专业合作社,信用社方面可以提供支农信贷帮助合作社的社员扩大养猪规模。对此他很感兴趣,便跟贾成珍、朱仕旺等周边其他养猪专业户商量,大家同意成立了该合作社,并通过技术钻研,他们还繁殖出了属于自主产权的“三元猪”,并注册了“土杂三元黄”商标。由于合作社养的猪肉质好,市场很好卖,东方、临高、昌江等周边市县的猪贩都过来收购。到2011年9月,该合作社共有57名社员,就连木棠和兰洋番加等镇的养猪户也申请加入。当时该合作社已经拥有猪舍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年养殖生猪4万头,年出栏生猪3万多头。同时,该合作社还带动周边村庄共130余户农户发展生态养猪产业。
就是这样,市农信社通过涉农贷款业务,帮助该合作社和当地农民解决了资金难题。苏礼权的搭档合作社副理事长贾成珍说:“信用社在我扩大再生产方面帮助很大。”他说,农信社不但给他办理了贷款,还给他介绍其他养猪场的养猪技术和市场情况,让他很感动。所以,他内心对此始终充满感激之情。
做强产业共同致富
近年来,海南岛的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养殖产生的粪尿和污水也增加了很多,养殖者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费用来解决这些污染。
市畜牧部门、那大镇政府给该合作社引进了发酵床养猪技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将垫料、粪便合成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绿色营养物质,增强了牲畜的抗病能力,促进了牲畜的健康生长。它不需要对猪粪采用大规模的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极大限度地减少了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几乎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更神奇的是,发酵床上养猪,猪肉肉色红润,纹理清晰,肉质较好,有助于提高猪肉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苏礼权、贾成珍对此技术的特点十分熟悉,“我们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动处于自由分散的成千上万的农民(包括贫困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始终坚持的为民服务的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这也应当是我们建设‘海南自贸区’和创建那大镇‘热带农业公园’的核心目的。”(记者 夏 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