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这里有3万余只马冈鹅,占地66.7公顷。这个地方路通、水清,环境也好,大家干得开心、住得舒心。有了政策的支持,我有信心将农场做大做强。”在广东省江门市双水镇东凌村古德生态农场,养马冈鹅的小伙子张彬宏笑容满面。
2021年,张彬宏获得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是新会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这位“90后”海归的回乡创业经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张彬宏展示自己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证书和奖章
看好乡村发展前景,海归回乡创业
张彬宏是新会区双水镇东凌村人。2012年,他前往澳大利亚留学,攻读工程科学专业。出于对农业的兴趣,2016年,张彬宏谋划回国发展。于是,课余时间,他经常驱车前往澳大利亚的大型葡萄庄园、畜牧奶牛场等机械化程度高的农场,参观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他发现,澳大利亚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打理一大片农场。
“在家乡,大多数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爷爷奶奶基本上也不再耕作,村里有许多闲置的土地。我就想,国家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前景极好,如果把村里闲置的土地都承包下来,通过统一管理,将大有可为。”张彬宏侃侃而谈。
2017年6月,如期完成本科学业的张彬宏毅然选择回乡创业。
探索发展“鱼鹅柑橙命运共同体”项目
“我回乡创业,相当于完全放弃了自己学习了四年的专业。因此,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理解。而且,农业创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比如,种植新会柑,前三年是没有任何产出的。我创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和资金不足。好在有政府的帮扶和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坚持下来。”张彬宏说。
创业之初,身为新会本地人的张彬宏承包了一大片土地种植新会柑。随后,为了解决柑园的灌溉问题,他又承包了一片鱼塘。发现马冈鹅有价格稳定、出栏时间短的优势后,头脑活络的张彬宏又利用鱼塘周边区域养殖马冈鹅。
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状况,张彬宏开拓思路,充分利用承包土地的地理优势,创新性地将生产模式确定为立体循环、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探索发展“鱼鹅柑橙命运共同体”项目。张彬宏介绍:该项目主要包括种植新会茶枝柑、新会橙和养殖马冈鹅、水产等农产品,“以种带养、以养促种”,鱼、鹅、柑、橙有机结合,实现“相互促进,产能高效”。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酒楼停摆、宴席停办,古德生态农场1万多只马冈鹅的销售成了张彬宏头疼的事。“再卖不出去,农场的资金链就要断了。”面对困境,张彬宏延迟鹅的出栏时间,同时积极联系经销商,解决了销路问题。
“我始终坚信,只要产品的品质好,就一定不愁销路。现在,我将鹅按幼年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开饲养,提高成活率。接下来,我将继续提高出栏品质,争取获得供港农产品的资格认证。”张彬宏说。
乡土情怀根植心中
“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下田插秧,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大学期间,我最喜欢看《致富经》《科技苑》《聚焦三农》等农业节目。”张彬宏说。
在创业的过程中,张彬宏同样感受到了乡土的滋养。创业之初,东凌村的干部积极协助他与村民沟通租地事宜,区、镇两级也为他提供政策支持。此外,新会区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为张彬宏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目前,古德生态农场已成立合作社,统一采购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渠道销售产品。今年还扩大了养殖规模,马冈鹅的存栏量达到3万只,农场的年总产值预计将达2500万元。
此外,张彬宏还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南药等高校和企业,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他曾获得2020年广东省“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精准扶贫贡献奖。现在,张彬宏经常向他人展示农场的发展情况,希望更多同龄人能看到农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一路走来,我遇到很多挫折,深知创业不易。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农场2024年就能收回成本,实现盈利。我有一个小心愿,就是农场走上正轨后,成立一个基金会,对有心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和相关指导。”张彬宏憧憬道。
终审:吕通义
审校:杨 茗 刘朱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