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已洞悉人生,但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而言,则是乘风破浪“正当时”!

1958年,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的杨月华,从西昌引进苹果苗100株,用马驮运,历时7天到盐源县。后在县农场定植40株,成活15株。对于盐源人来说,杨月华如“金苹果”神话里的大地女神盖亚,为他们带来了可以结出“金苹果”的神树,就此盐源华丽转身,从出产食盐的千年盐城开启了润盐大地流光溢彩的现代产业辉煌之路。

苹果致富果种植_种植苹果致富的人_致富种植果苹果图片大全

勇开顶风船 转危为机

盐源县,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以盐铁之利而繁荣,以“南丝绸之路”而兴盛。

从西汉开始,盐源因盐铁资源丰富,成为朝廷的重要把控之地,“繁盛时期,熙熙攘攘地马帮、背夫将盐运往各处;战乱时期,这里成为政权必争之地,金戈铁马。”

1954年盐源成立了地方国营盐厂。上世纪80年代,以及2000年初期,盐厂的产盐迎来黄金时期。“年产量最高可达2万吨,300多名职工加班工作,每天都有货车排队在工厂门口等着运盐,全国不少地方都能吃到这里产的盐,甚至还一路往南销往东南亚。”该厂退休职工代学明回忆着当时厂里的盛况。

几乎与盐业发展的同时期,苹果作为外来产业开始在润盐大地崭露头角。1958年苹果引种即获得成功,1964年开始零星种植,1974年开始发展,80年代后期掀起热潮。

苹果于盐源,如鱼得水。早一批种植户发现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很适合苹果生长。于是,在产盐黄金时期,盐源的“万元户”廖召文等人开始尝试着种植苹果。“果实甜,受到市场欢迎,我从1987年就在双河乡承包了300多亩地种苹果。”

苹果致富果种植_种植苹果致富的人_致富种植果苹果图片大全

然而,在70年代,苹果种植规模并不大。“新来物种”没有让当时老百姓很有信心地接受,认为“种植成本高容易亏损,浪费土地资源和农忙时间且风险极大”。面对发展苹果产业的困难挑战、艰难险阻,80年代起,为了鼓励老百姓发展水果经济,盐源县委县政府下发硬性文件,要求机关干部带头承包土地种苹果,并大量发放补贴。1974年,在召开的全省水果生产会议上,盐源被确定为外销苹果基地县之一。直此,苹果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到了90年代,盐源县又拟定《苹果产业化发展意见》,建立起种、产、销的系统链条,苹果才开始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此时盐厂,发展却不容乐观。在经历几次重组、设备引进等因素后,该厂因资金链的断裂,从2014年底停产。曾经辉煌一时的产盐大县,从此消失在盐业历史的舞台。盐业的“危境”与苹果的“机遇”在悄无声息中交替着,蓬勃发展的“盐源苹果”似乎顺理成章地接替盐业再创辉煌的使命,转型成百姓致富的“王牌”产业。据盐源县志记载,1993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产量2565.93,万斤。

与盐源的盐一样,沿着南丝绸之路,盐源苹果一路往南,进入云南、贵州、广西等市场。由于盐源的早熟苹果比陕西等北方产区要提前成熟20天左右,可以让苹果更早抢占市场,再加上后来苹果新品种的引进、模式的改良、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等方式,盐源苹果招牌迅速打响了,最远销到了香港、缅甸、越南。

“苹果+扶贫” 一着棋活 满盘生辉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盐源儿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让盐源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县委县政府不变的初心,更是盐源发展的最大目标。

2020年,盐源代表2019年全州脱贫贫困县接受国家“脱贫摘帽”验收,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脱贫攻攻坚以来,全县累计实现122个贫困村退出、14997户6888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6%,决战贫困、改善民生取得重大进展,盐源贫困落后面貌正发生深刻历史性改变。盐源辉煌脱贫成绩的背后,产业促农增收成为“脱贫攻坚”最强的底气,呈现出盐源人走向美好生活的最亮底色,而“盐源苹果”正是盐源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王牌产业”。

据悉,盐源全县贫困村苹果种植面积17860亩,涉及22个村,1488户,6472人。苹果投产面积5000亩,产值3200万元,人均纯收入2966元。苹果产业生产经营中用工带动全县苹果主产区周边和移民村贫困人口增加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

在盐源,毋庸置疑,苹果产业的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脱贫攻坚主战场,看似小事,实为大局,是关系脱贫攻坚全局的大事。自1958年盐源引种试栽苹果成功后,经过盐源人民多年的探索、研究以及各方帮扶力量的扶持,形正色艳、芳香浓郁,皮薄汁多,酸甜爽口,硬度适中的盐源苹果成为高原上“闪闪发光”的明珠,畅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10年“盐源苹果”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2013年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认定。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等殊荣30余项。

在各级扶贫力量的帮助下,2018年前后,盐源苹果成功进驻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形成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2018年,盐源苹果价格持续走好,卖出了历年来最高的价格。盐源县干海乡罗先敏说:“2018年苹果价格比去年涨了一块多,我家苹果预计要比去年多卖三万元。”作为果农的罗先敏不仅每年能靠自己栽种的苹果获得五六万元的收入,他还因批发苹果获得不少收入。“这几年,盐源苹果在市场上非常好卖,我已经做了五年年苹果生意了,现在房子、车子都有了,生活过得很安逸。”家住双河乡1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万枝最近特别忙,除了自家的苹果需要采摘售卖,她还到别家的苹果园里打工,“每年6月20号左右,苹果园就需要大量人工来装箱,我们每天能挣到110元到150元不等的人工费,大概能做到10月底,比外面打工都强。”如今,依靠发展苹果产业,刘万枝一家全部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以来,在各项促农增收的惠民政策下,一方面,盐源县积极推进苹果产业在贫困村落地发展,不仅给足配套项目资金,还进行跟踪服务,苹果产业在贫困村得到发展、壮大,为贫困村脱贫及巩固脱贫开辟了有效的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各方帮扶力量强力助力盐源脱贫攻坚,进一步助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切入点,在贫困村举办苹果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并组织贫困户到苹果主产区参观、学习、交流,贫困户种植意识得到不断强化,贫困户苹果生产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实施科技项目,改变农户传统的栽植方式,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联合电商服务平台,做好宣传引导和品牌打造,加强与各对口帮扶部门的“以购代捐”,有效解决贫困群众产品销售难问题,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值得庆贺的是,时隔22年,盐源苹果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于2018年再度举办了苹果节,并以此节为纽带,汇聚全国果品经销商,共谋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之路。2019年,借“农民丰收节”的契机,盐源县举办了第三届苹果节,搭建起了盐源和各界人士加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平台。

携手相助,心连心。盐源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自身积极谋篇布局,还得到援彝干部的亲情帮助。如今,每年盐源苹果开始上市,不管是在泸州援彝干部还是在佛山市三水区援彝干部的微信朋友圈里,以及凡是能销售苹果的平台上,如各地商场、农博会、商博会等,都能看见他们不厌其烦的为盐源苹果“代言”、“吆喝叫卖”,名副其实的当起了盐源苹果的“销售员”。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今,他们通过发动“朋友圈”认购盐源苹果超过10万件,价值500余万元。

一着棋活,满盘生辉。盐源苹果就如一着活棋,在产业支撑的脱贫奔康路上,满盘生辉。截至目前,全县苹果种植规模已达41.3万亩,“西南地区最大苹果生产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下一步,盐源计划通过5年的苹果产业化项目实施和扶持发展,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产量达100万吨,贮藏能力达10万吨以上,年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品质最优、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高原苹果产业基地强县。

现在,一提到苹果,果农们脸上笑开了颜,只道:“树上挂的全是金果果”。

“苹果+N” 风和日丽 岁月静好

历经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在发展苹果产业的道路上,其实困难重重,比如品种老化、栽培技术的落后、电商的冲击、产业规划的单一、疫情的考验等等。而盐源人在应对种种挑战中,越发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贯穿于发展壮大盐源苹果产业的的多年奋斗历程中。

“苹果+技术”。近两年,在苹果成熟的季节,总能在棉桠乡汪家山村的苹果园里,看见一棵棵高约三四米的苹果树像一个个年轻挺拔的士兵整齐有序地排列开来。放眼望去,最抢眼的还是那些挤攘在枝头且“红得发紫”的盐源苹果。

苹果致富果种植_致富种植果苹果图片大全_种植苹果致富的人

2020年,正是盐源苹果采摘的旺季,盐源县沁园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几位社员纷纷迎来了新品种的第二批“挂果”,他们走进各自管辖的果园,招呼着果农们把园内的苹果采摘下来,一筐又一筐地挪进仓库。该合作社总共有400多亩地的苹果,于2018年4月引进了华硕、首富1号、首富3号等多个品种候。其中一位合作社社员介绍道,“2019年,他家的70亩苹果今年产量达到15万斤,通过电商销售卖到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等地。”

然而,这份“甜头”不是平白无故掉下来的。为壮大果实,沁园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去年成立以来,便在技术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改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上革新采用“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于2015年开始在盐源县推广,目前已覆盖该县9000亩果园。传统的苹果种植模式要想达到一万斤亩产,一般都要10年以上,而采用“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五六年就可以达到一万斤亩产。

除了新种植模式的引进,近年来,盐源县还通过平衡施肥、水肥一休化、果园生草与覆盖、病虫物理生物防治等技术推进现代化果园建设。以沁园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该社通过施用高原羊粪作底肥,引天然龙洞水浇灌,用粘贴板物理杀虫等方式来实现绿色生产;采用宽行窄株栽培,为今后的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盐源苹果的技术管理正迎来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据了解,为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该县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将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栽培管理技术的革新和贮藏加工技术的研究作为重点进行支持,不断增强果树的生产发展后劲,使果园效益稳步增长。

“苹果+电商”。“我家有10亩果园,300多棵苹果树,每年收获四五万斤苹果,全走电商渠道售往全国各地,不愁销路!”家住干海乡的余玉华,原先在泸沽湖镇的电站当电工,只是利用闲暇时间通过网上帮家里卖苹果,渐渐地,他接到的订单量超过了自家苹果的产量,“苹果电商”这一副业带来的收入也超过了主业。2018年,在盐源邮政的帮扶下,余玉华决定集中精力专职发展苹果电商事业,辞去原有工作成为盐源县干海邮政所负责人,扩大电商平台向周边果农收购苹果的力度,也带动乡亲们一起通过电商渠道增收致富。做电商以前,他家的苹果都是等外地果商前来收购,价格比现在电商销售要低,还会遇到滞销压价的情况。

余玉华负责的邮政所只是盐源县众多电商服务点中的一个。据悉,目前盐源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级服务站29个、村级服务点119个,其中贫困村服务点37个,培育和引进快递物流企业23家,建成县域物流配送站点140个。

种植苹果致富的人_致富种植果苹果图片大全_苹果致富果种植

在盐源县“电商+苹果”产业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电商大军,全县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盐源县电商交易额从2015年的9800万元骤增至2018年的10亿元;自2015年以来,累计提供就业416万人次,其中建卡贫困人口就业153万人次,直接帮助74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

“苹果+旅游”。“吃了盐源苹果,还可以赏苹果?”在盐源这种舒适的生活你还没想到,政府已经为您勾画蓝图。近年来,盐源县按照省、州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着力优化苹果种植布局和品种结构,大力培育扶持加工产业,深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重点拓展网络营销渠道,积极探索"苹果+旅游"一体化发展路子,苹果产业效益不断提高、销售价格节节攀升。

以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百灵湖苹果庄园为例。该项目是盐源重点推进实施的20个全域旅游项目之一。此项目位于盐源县双河乡黄沙沟村,总投资约8000万元,开发总面积约3000亩,项目以盐源苹果文化为主展线,致力于打造为中国“服务最好、产品最优”的苹果庄园旅游综合体,建设内容包括盐源苹果博览园、苹果大宗交易中心、生态体验餐厅、康养休闲度假民宿等。

集大成,谋长远。脱贫后的盐源正瞄准“苹果+N” 的产业发展航向,御风而行,勇于穿越前进路上的各种激流险滩,美好的苹果产业前景已在润盐大地迅速铺展开来。

今天的盐源以及蒸蒸日上的苹果产业,试想,如果不敢、不会、不想“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没有“敢为天下先”的胆魄与勇气,怎能有“漫山遍野苹果香”的沁人心脾,怎会有“地里全是金果果”的丰收喜悦,又怎敢有“高质量、有底气”的脱贫奔小康?

盐源已经历逆风逆水的考验,面对未来,势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文 卢苗苗 图 周旭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