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新品种熬出甜蜜生活

——大余县九水畲族村古法红糖产业发展见闻

刚刚过去的一年,大余县池江镇九水畲族村可谓喜事连连,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新建的村委会办公楼、文化娱乐广场等相继投入使用,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农户家门口,当地特产古法红糖畅销市场……日前,记者走进九水畲族村,闻到的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甜甜芳香,看到的是村民脸上的笑容。

“我们的红糖采用传统手工技法熬制,用来榨糖的甘蔗都是村民种植的糖蔗,含糖量比市场上的果蔗还更高……”九水畲族村党支部书记蓝应厚拿起一盒包装精美的红糖向记者介绍,曾经没落的客家传统红糖,这两年在九水畲族村“老树发新芽”,村民依靠红糖产业发展经济,贫困户参与其中,甜了乡亲的日子,暖了贫困群众的心。

九水畲族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甘蔗生长,古法熬制红糖是祖传的手艺,在该村有几百年历史。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每个生产队(即现村民小组)都有塘坊。但在10多年前,因为工序复杂、产业规模小,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多,愿意留在家里发展农业产业的人少,村民都将红糖作为日常家用,自制红糖的商品转化率低,导致大家认为自制红糖“只供吃,不赚钱”,该村的自制红糖工艺几乎失传。即便一些年龄更长的村民懂得工艺,也不愿意再生产销售。

“那个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大家辛苦劳作一年,每人只能分到10多斤红糖。如今,一个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介绍村里的制糖历史时,说到现在红糖产业发展势头好,蓝应厚言语中流露出喜悦和自豪。

近几年来,随着大余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很多当地农特产品走出“深闺”,俏销市场,走红网络。蓝应厚瞄准农业产业的发展商机,与村“两委”成员商议,决定采用“党建+村集体经济”模式发展红糖产业。2017年3月,蓝应厚和村干部主动垫付启动资金4万余元,流转40余亩土地,建起了甘蔗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新建了一个占地约3亩的古法熬制红糖加工厂,并发动村民大量种植甘蔗。

好糖源自好甘蔗。蓝应厚带领村干部先后赴广西、广东等地考察学习,为家乡引进新品种桂糖42号、柳城136等甘蔗种苗。经过反复试验,新品种和老手艺很快产生了“化学反应”。由于市场反响不错,利润可观,全村种植甘蔗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传统手艺也要搭上电商快车。蓝应厚和村干部发动留守在家的青壮年妇女,通过微信、邮乐购、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

“纯手工、卖相好、品质优,富含多种利于人体的微量元素,我们村的红糖深受市场青睐。”蓝应厚始终坚持手工熬糖,还重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了红糖酒、红糖姜茶等系列产品,形成了甘蔗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蓝应厚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9年,村集体种植甘蔗40多亩,带动村民种植甘蔗200余亩,基地生产红糖10多万公斤,全村红糖总产值超200万元。此外,村里还大规模种植荞麦、花生、南瓜等经济作物,解决村民就业100多人,其中贫困户30余人,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现在的生活过得有滋味了,就像这红糖一样又红又甜。”该村贫困户彭友生介绍,去年夫妻俩在基地务工挣了1万多元,同时自己还种植了0.5亩甘蔗,收入也有6000余元。

“新的一年来临,我们村将继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进一步拓宽红糖的销售渠道,努力推进红糖品牌升级,做大做强红糖这个支柱产业,带动全村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引导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实现脱贫摘帽。”谈起今后的打算,蓝应厚信心满满。

走在村道上,过往的村民互相打着招呼,脸上写满了生活的甜蜜。(叶功富 彭际浩 记者 萧森)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