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技术总结
_刘茹丽
我县建兴鳝鱼生态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经过近10年的不断摸索,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养殖效益也很喜人,取得了一定的养殖经验。根据黄鳝的养殖技术资料和我县建兴鳝鱼生态养殖合作社引进试养实践经验,现将池塘网箱养殖黄鳝养殖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网箱制作及安装
养殖黄鳝的网箱,一般选用优质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目规格为 7-8 目左右﹙0.3-0.5cm﹚,网箱大小一般要求2m 2 、4m 2 、6m 2 、8m 2 ,太大不便于管理,高度0.8-1.5m。根据安装网箱水体风浪大小、水位变化情况,可适度调整网箱制作高度。鳝池应设在水源充足、无污染、无洪涝灾害、四季朝阳的地方。安装网箱密度一般占水面的20﹪-30﹪,间距1m左右,行距在 1-2m 左右,离岸边 10-15m。网箱入水深 度 在30 - 80cm之 间 ,出水高度不低 于50cm, 下底不要接触 到 底泥。岸上打大桩拉直铁丝,水里每隔 3-4 口网箱用小桩固定,风头上的网箱需要固定底部,最好四角用石头吊于水中。网箱最好在五月中下旬架设,可使网箱形成一道由丝状藻形成的“生物膜”,避免鳝种摩擦受伤。同时网箱中放置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便黄鳝栖息和净化水质。水草在鳝苗投放前 20 天左右铺设好,割取水花生水面上的部分放在网箱里,水花生应去根洗净,并作好消毒杀虫处理,防止寄生虫和病菌的带入。根据网箱大小,水草铺设约 1-2m 2 ,20cm 厚,力求厚度均匀,方形或圆形均可,水草中间不得有空水面,四周不得留“尾巴”。
二、苗种放养及放养前的准备
冬季捕鱼后将塘水排干,曝晒池底一到三个月,然后清塘。每亩用 150kg 生石灰清塘,消毒的同时还可以中和底泥,并可杀死塘中的所有大型生物,如野杂鱼、杂虾、杂蟹、红虫、管虫、线虫、水蜈蚣等,它们与养殖对象争夺空间、食物、消耗氧气。如往年容易长铁锈水的塘可每亩用1kg硫酸铜,杀死有害藻种。比较好的池塘用漂白粉清塘就可以了。清塘后,高温 7-10 天左右试水放苗,低温 15 天以后。试好水后,就可以进水、挂网箱、放水草了。放养前要对池塘和网箱及水草进行杀虫、消毒处理,以预防黄鳝发病。杀虫选择在放苗前 15 天进行,主要杀灭蚂蝗、沙皮子,使用专用药“杀虫宁”2-3亩/瓶。两天后对水体也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药物可用浓缩戊二醛 2-3 亩/瓶,或金碘2-3亩/瓶。在消毒时池水要保持一定水位,并确保水、水草和网箱都被完全消毒。最后调水,用调水解毒灵每袋2亩,然后就可以等待放苗了。
三、苗种选择
选择优质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一环,应选择黄色且黑色斑点大而密,体型细长,头较大的鳝种,此类品种适应性强、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增肉倍数高。黄色斑点小且不规则的鳝种长的一般;劣质苗种特征为背色青灰、灰白、乌黑,体型短粗此类品种适应性差、食量小,生长速度缓慢。选择鳝苗时一定要保证其无疾病、无伤残、体表光滑、游动活泼的鳝苗。因鳝鱼有大欺小、强欺弱和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有相互撕咬的现象,因此,同池的鳝苗应规格基本一致,个体重一般在 10-30g 或 25-50g 两类,分开饲养。可根据当地当时苗种的价格选择合适的规格。
鳝苗在下箱前要分级筛选,淘汰伤残个体,防止病弱、伤残苗下箱,否则极易造成相互感染。选苗方式从以下几种方法判断分辨。①水压法:把购来的鳝苗倒入容器内,加入清水 50cm,超过鳝苗 10cm 左右,轻轻搅动鳝苗,然后静置2分钟,这时,体质差的鳝苗会不断上浮伸头换气或干脆把头伸出水面,头不下沉、鳃部鼓大、发红。此类苗种体质差,成活率低。②肉眼外观分辨:体表有明显的外伤,嘴部、尾部发白、肛门红肿充血、翻肚皮或沿边狂游、手抓起无力挣扎等症状的苗是次苗。一般情况下,伏在箱底、黏液充足有弹性、无外伤,此类苗是优质苗种。
四、放养时间和密度
放养时间一般为4-5月或7-8月。最佳放养时间为6-7月,此段时间气温水温稳定在 25℃以上,苗种下箱成活率高。放养密度要根据放养规格及饲养条件灵活掌握。6-7 月份放苗,一般每亩水面放养规格在 20-30g/尾的苗种200-250kg为宜。放养前先试水,可用5-10cm的鳙鱼或鲢鱼2-3 尾/m 2 做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时间。放养时要注意暂养池和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为宜,如果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五、黄鳝下箱初期饲养管理和开食
苗种下箱后,由于栖息环境和苗种密度加大、应激反应加强、皮肤粘液分泌减慢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外界致病微生物极易侵袭致病。为让黄鳝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苗种下箱后,应泼洒解毒应激王 1 袋+新一代暴血康1瓶,可用20-40口网箱或高稳VC2袋+新一代暴血康1瓶,可用20-40个网箱,连用5-7天。
本地苗当天即可开食,外地苗进箱后 3-4 天可开食。开食料:蚯蚓、小鱼虾、蚕蛹、蝇蛆、螺蛳、大型浮游动物等。蚯蚓用刀剁后直接在投喂点上投喂,一般用纯蚯蚓喂 3-5 天,每口箱保持150g,然后开始加鱼浆,在蚯蚓﹢鱼浆达到鳝苗体重的3﹪后,开始加饲料。颗粒饲料应在投喂前用25﹪的诱食剂用水稀释后浸泡。浸泡水后,饲料外表软化,不但易于消化,同时也减少饲料吸附池中污水,降低病原的传播率。具体方法,在投喂前用一半饲料重量的清水或鱼浆水浸泡 10 分钟左右,当饲料轻度软化即可投喂。在驯化过程中加入“健胃诱食宝”,可明显提高开口率,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投饵要做到四定原则:定时:只在下午 5-6 时开始投喂一次。定量:应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约占黄鳝体重5﹪-10﹪之间,2小时吃完为宜。另外,根据天气情况应适当调整,晴天可适量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无风、阵雨前不投,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减少投喂量,高温季节只喂 8-9 成饱。定质:要选择质量好的饲料投喂。定点:饲料投放点应固定,不要随便变动。
六、黄鳝的日常管理
进入夏秋高温季节,鳝鱼摄食旺盛,排泄量大,水质极易腐败,此阶段以水质调控和防暑降温为主。在池塘可混养少量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基本搭配比例如下:投放草鱼20-30 尾/亩,投放白鲢50-70尾/亩,投放花鲢 20 尾/亩,能起到清除粪便、残饵,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养殖过程中,食台处经常会发臭、发酸,所以,每天早上要舀去残留物和能看得见的粪便,整理投食点,同时,每隔一星期用一元二氧化氯泡腾片5-8片/口网箱,可预防水质恶化,并能迅速除臭。根据水质情况,定期使用调水解毒灵或高效解毒净水宝,可长期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网箱中枯死和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在保证遮阳的情况下,适度除去一部分老化水草,促进新草长出,增强箱内水草净化水质的功能。防止水草枝叶长出网箱或鳝池,给黄鳝外逃创造条件。黄鳝的适宜水温是15-3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摄食和生长,要为其创造适宜的水温环境。每天坚持早、晚二次巡池。观察池中水质的变化情况;注意黄鳝有无病害和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如沿池狂游、附于水草之上、头部伸出水面、游动不佳等﹚状况,及时查明愿因及时处理。雷雨闷热天气,气压低,水体缺氧,可见黄鳝竖直身体前部,将头伸出水面,此时要注意泼洒应激药物。
七、黄鳝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治
(1)黄鳝发病原因
①选址不当。如选址不当,取用水源水质不好,灌排系统不畅,或没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生产中容易造成疾病的流行。
②环境不适宜。网箱内培植的植物过少或没有,不利于黄鳝穴居和调控水质、水温等,黄鳝难以适应,导致养殖失败。
③清塘消毒不彻底。特别是多年养殖的老塘,池底淤积了大量的淤泥,淤泥中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及寄生虫,一旦条件合适,这些病原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使黄鳝感染疾病。
④鳝苗的选择或处理不当。放养前未按正确的操作剔除病伤苗,或对黄鳝来源不了解,选购了药捕苗;放养后一星期未进行有效的药物控制,经过运输的苗种体表受伤或粘液受损,体质较弱,易感染病害。
⑤密度过高,规格不一。首先是运输密度过高,苗种群体集体积压,未全部适时处理,鳝体体表粘液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有害致病菌急速感染,往往造成苗种入池后数天内大批死亡;其次是饲养密度过高,使黄鳝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黄鳝分泌粘液的速度加快,体质减弱,引发黄鳝生病死亡。
⑥管理不规范。如一次换水量过大,易引起黄鳝出现“感冒”等病症;投饵不当,投喂过多不仅浪费饵料,而且污染水质,导致致病菌的大量繁殖,投饵不足,则易使黄鳝相互残食,体表受伤而降低对病害的防御能力,另外,在使用鲜活饵料时,因保存不当致使其变质,极易引发黄鳝的肠胃疾病等。
⑦有害物质的进入。如工厂有毒废水、农田中的残留农药、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水体,以及自身投放药物过量等,均会引起黄鳝中毒、畸变或不明原因大批量死亡。
(2)黄鳝常见疾病防治
①梅花斑状病 一般发生在7 月中旬,症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黄色圆斑。
防治方法:在饲养池里放几只蟾蜍。已发病者可用1-2个蟾蜍,面积大可多用几只,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日后即愈。
②昏迷症 此病多发于炎热季节,发病时黄鳝呈昏迷状态。
防治方法:先遮阳降温,再将鲜蚌肉切碎,撒入池内,有一定疗效。
③发热病 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防治方法:在运输前先经蓄养,勤换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气温 23-30℃情况下,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1次,或每隔24小时,在水中施放一定量的青霉素,用量为每25升水放30万单位。
④黄鳝出血病
剖检可看到病鱼皮肤及内部各器官出血,肝的损坏较严重,血管壁变薄,甚至破裂。这是由于“气单孢菌”产生毒素而引起的。
防治方法:a. 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b. 用二氧化氯 0.5-2mg/L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