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撰】
导读: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本技术适用于四川省半夏田间生产过程,包括整地、播种、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管理措施。
技术内容 :
1 选地整地
1.1 土壤
宜选土壤肥沃、排灌良好、质地疏松,PH在6.5-7.5之间的沙壤土或者黄壤土为宜,忌涝洼地。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土壤、灌溉水、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交通便利且远离污染源的,湿润肥沃、保水保肥较强、光照充足、近水源、腐殖质或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酸碱度适中的沙质壤土或黄壤土。适当有点坡度,可以预防积水,半阴半阳,有雾,附近有水源的地方有利于抗旱。对死黄泥,灰泡土,石灰岩颗粒大的地均不应选择。且前茬以玉米、豆料作物为宜。
1.2 整地
土地年前深翻,打碎土块,除去杂草、石块、宿根及其它杂物,让冰雪凌冻,有利于减轻地下害虫对来年的危害。栽种前再进行一次耕翻,深度20-30厘米,打碎土块。
1.3 起垄开厢
在高的一端,拉好80-120厘米宽的绳子,严格按照这个宽度,向低的方向顺势开厢做高畦,畦长以土地条件而定,靶平畦面,沟间距40厘米,用作人行和取土覆盖半夏珠芽。开厢过窄,浪费土地和人力,过宽则不宜于管理。开厢时,要进一步进行土地整理,重点把杂草根清理烧毁。按高低方向顺势开厢,以有利于间隔沟内积水。有坡度的地块,要在高处挖拦水沟。
2 播种
2.1 播种材料
栽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应选择野生地采挖的或单留种地收获的黑麻芋(桃叶型半夏)块茎。
2.2 种茎规格
用种子筛就行分级筛选,筛选直径低于1.0厘米规格的作为种茎。
2.3 种茎处理
播种前,要对播种的块茎进行人工筛选。除去有霉变、破损和劣质的半夏种茎或珠芽中的杂质。播种前的块茎要进行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5分钟,沥干后播种。
2.4 播种时期
在雨水至惊蛰期间为最适宜播种期,此时5厘米深度地温达8-10℃时最适宜栽种。
2.5 播种量
适宜播种量1500千克/公顷-2100千克/公顷,为防杂草孳生,可适度增加播种量。
2.6 种植密度及方法
播种分撒播和点播两种。①撒播:在做好的畦上,将选好的种茎均匀散播,芽眼向上,大概密度5厘米×3厘米。②点播:按株行距5厘米×3厘米,在畦面上摆好种茎,不要错行,点第二行的时候要与第一行的种茎在一条直线上。
2.7 施肥
在已经播好种的畦上,先均匀撒上已充分腐熟达到无公害的农家肥10000-15000千克/公顷。
2.8 覆土
施肥后及时覆土。用齿耙把畦沟的两边的土掀起,覆盖到畦面上,覆土深度6-8厘米,耙平。
3 田间管理
3.1 去苔
半夏5月开始陆续抽苔,见苔就要摘除或剪除花苔。
3.2 中耕除草
半夏属于浅根系植物,又适当密植,除草时尽量不使用锄头等工具,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一般进行2-3次,重点放在幼苗期未封行前,要求除早、除小、不伤根,深度不超过5厘米,并分别在4月苗出齐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1代株芽形成时,7月下旬第2代株芽形成时,及时拔除。
3.3 追肥、培土
生长期追肥2-3次,第1次于4月中下旬苗齐后,施1:3的人畜粪水15000千克/公顷;第2次于5月下旬珠芽形成时,施1:3的人畜粪水30000千克/公顷,培土以盖住肥料和珠芽。30天后再看苗情进行施肥培土;收获前30天内不得追施肥。
3.4 排灌水
半夏喜湿怕涝。当温度在20℃时,土壤适宜湿度是15-20%;当超过20℃时,特别达到30℃及以上高温,土壤适宜湿度是20-30%。在不同的温度情况下,如果低于适宜土壤湿度,就要及时进行灌溉,可采用渗透法,喷灌法,或沟灌法,浇透既可,灌溉时间应选择日照强度低,水汽蒸发量少为宜,可以在早上9点之前,或者下午15点之后进行灌溉操作,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如果土壤干旱,高于适宜湿度,及时梳理沟间排水。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筛选无病虫害半夏种茎
做好种茎更新更换,选留种时,严格剔除质软、霉斑、虫伤、病害、机械破损的种茎。
4.2 土壤消毒及半夏种茎处理
用生石灰对种植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液浸种3-5分钟,沥干后播种。
4.3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
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摘除病株,清除病源,并在病株四周撒生石灰消毒;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杂草。
4.4 合理轮作
半夏种植一年后,就要进行轮作。实行合理轮作,能有效降低半夏分泌物造成的毒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适宜轮作期2-3年,不宜与茄科等易感根腐病的作物轮作,可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
4.5 科学施肥、灌溉
施用的有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禁止把未腐熟带有大量病菌的农家肥直接施入田间,禁止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干旱时提前倒苗,应及时灌溉;土壤湿度过大易发生根腐,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必要时进行中耕,使土壤疏松,创造半夏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4.6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半夏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病和防治时期、发病症状及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发病和防治时期
发病症状
化学防治方法
种茎腐烂病
4月下旬6月上旬
种茎全部或部分腐烂。分为干腐和湿腐。干腐表现病球着生大量菌丝,手掰病部呈粉块状。湿腐病部组织呈水渍状腐烂,有的有异味。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液
猝倒病
4月下旬6月上旬
地上部染病苗出土,在茎基部近地面处有浅褐色水渍状斑,后缢缩呈环状色斑,倒伏死亡;地下部染病苗出现基腐,以病苗为中心小四周发展,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
叶斑灰霉病
6月上旬-7月上旬
染病叶片初呈水渍状,后褪色为病变灰白色或者条状病斑,后扩大褐色不规则大型叶斑,造成叶扭曲,或覆盖全叶枯死。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50%农利灵1500倍液
病毒缩叶病
3月下旬-7月下旬
病叶扭曲畸变并有下卷曲趋向,叶组织皱缩,不平,增厚,呈花叶状,或呈淡绿色不均匀的斑驳花叶状。
磷酸二氢钾或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0.5%抗病毒1号水剂250-3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
半夏蓟马
4月上旬-7月下旬
被害叶片呈白色或黑色小斑点并向内卷缩呈筒状,植株严重矮化,严重者干枯死亡。
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实现那个粉剂2500倍液;40%七星保乳油600-8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
细胸金针虫
5上旬-7月中旬
幼虫在土中取食种茎、萌出的幼芽,使半夏枯萎致死。
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30%敌百虫500倍液
芋双线天蛾
3月下旬-5月上旬
芋双线天蛾以幼虫食叶,将叶吃成孔洞或缺口。
5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
5 采收、加工
5.1 采挖时间
采挖在白露前后,时间8月中下旬至9月初,采收前至少有1周的晴天。否则,土壤太湿会造成半夏和泥土粘着太紧不易挑出来,影响采收速度。
5.2 采挖方法
用铁铲在畦的一端翻挖,最好从底部用力往上撬翻土壤,不要从上往下挖土,这样可避免损伤半夏。边挖边抖落半夏块茎上的土,把抖好的半夏堆到一起,方便搬运。要注意剔除畸形和发软以及损破的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