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来到重庆石柱县金铃乡采访乡党委书记谭宁勾画出了该乡新一轮产业发展的蓝图。

技术 劳力 引领中蜂产业发展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金铃乡幅员面积62.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7.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蜜源植物丰富,饲养中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立夏时节,记者走进金铃乡银杏村凤凰组山脚下占地30亩的“木瓜蜜”基地,数千株皱皮木瓜树披着翠绿的树叶长势盛旺,500群中蜂蜂箱错落有致放置在林地里,远远望去非常壮观。这是去年以来,中核集团为帮助金铃乡的精准扶贫工作,而援建的皱皮木瓜套养中蜂的“木瓜蜜”产业发展基地。

基地管理人员张福兴和李云福披着防护衣在专心致志检查箱内中蜂繁殖情况。年过不惑的张福兴来自六塘乡,饲养中蜂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年过半百仍身强力壮的李云福是银杏村人,一直渴望依靠地利之便在当地发展中蜂产业走上致富之路。由于缺乏养殖技术,为自己空有一身劳力而苦恼。

2017年,在金铃乡党委政府领导的牵线搭桥下,张福兴来到银杏村,与李云福一拍即合,决定联合发展中蜂产业。当年两人养殖中蜂60群,收入6万元左右,挖到了联合发展中蜂产业的“第一桶金”。

通过精心管理和发展,在2018年两人养殖的中蜂数量达到160群,产蜜750公斤,总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在他们的引领和技术指导下,当年底,金铃乡中蜂养殖数量突破4000群,带动全乡67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基地 种场 “护航”精准扶贫路

张福兴领着记者,沿着银杏村穿村而过的小河往李云福家走去,道路两旁的花草丛中和一株株槐树下,规范排列着一个个蜂箱。“现在正是中蜂的繁殖期,我们一边忙着分蜂,一边忙着建中蜂繁育场。”张福兴指着路旁成群结队飞进飞出采蜜的中蜂介绍说。

为推动全乡中蜂特色产业发展,在中核集团帮扶下,今年春节以来,张福兴、李云福在“木瓜蜜”产业发展基地育出种蜂700群,该乡1 6个已脱贫贫困户按照代管代养的利益连接机制认购了320群中蜂,其余的380群中蜂很快就被本乡村民抢购一空,其他乡镇的中蜂养殖户因为没有购买到中蜂还他们闹了点小情绪。

有着20多年养蜂经验的张福兴笑着说:“这一闹,让我们茅塞顿开,打开我们打造标准化中蜂繁育场的思路。”

在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的指导下,张福兴与李云福决定将中蜂育种场建立在养殖条件较好的“木瓜蜜”基地内。

走进李云福的小院,屋檐下数百个崭新的木制蜂箱堆放得整整齐齐。近段时间以来,张福兴和李云福两人为打造标准化的中蜂繁育场正在紧锣密鼓忙碌着。

“中蜂繁育场建成后,首先要确保全乡163个建档贫困户的需要,一群中蜂一年可收益1000元,每个建档贫困户如果养殖20群,每年可增收2万元,完全可以巩固脱贫成果。”张福兴掰着手指头算起账来。

木瓜 中蜂 打造“一乡一特”格局

为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2017年以来,金铃乡以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为契机,一手发展中蜂产业,一手发展中药材皱皮木瓜产业,三年来在全乡4个村种植皱皮木瓜5000余亩,今年下半年,该乡决定将全乡余下的300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皱皮木瓜。

“皱皮木瓜树的花期有3至5个月时间,是优质的蜜源资源,所以我们因地制宜配套发展‘木瓜 中蜂’这两大支柱产业,在所有栽种皱皮木瓜树的地方都套养中蜂,两年内中蜂养殖量可突破1万群,将形成‘一乡一特’的产业发展格局,确保全乡1257个农户3664人全受益,将打造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谭宁向记者娓娓道来。

据介绍,三年后每亩皱皮木瓜产值在5000元左右,而养殖中蜂每群每年可收益约1000元。产业轰轰烈烈发展起来了,该乡如何让特色产品走进市场变成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

时下,金铃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正在积极规划发展木瓜加工厂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通过电商平台开拓销售渠道,让全乡的中药材木瓜和蜂蜜两大特色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出山门。

在金铃乡这个四面环山的“聚宝盆”,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呈现出了 “业”“特”齐飞的格局。

(石柱县新闻中心 隆太良文章/图)

审核:罗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