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食用菌才能赚钱 如何种植食用菌才能赚钱? 食用菌种植业在我国真正得到发展与推广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 进入 80 年代已经逐步发展成庭院农业经济, 并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进入 90 年代, 食用菌步入高峰发展期, 并在农业中占据一定地位。 进入 21 世纪, 2002-2010 年间食用菌产业保持迅猛发展势头, 并为行业乃至整个农业带来了骄人的发展。 2011-2013 年, 由于传统种植技术所用原料的价格上涨, 以及食用菌标准化、 食用菌四季生产新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把一些传统的季节性生产及技术不成熟、 不善于新技术生产管理的小而散的生产者挤到了市场边缘, 造成生产成本高、 产量低、 利润低的现象发生。 尤其近些年, 国家对于农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 加之食用菌的生产又是对农业资源的再利用, 强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的选择通过发展食用菌, 推动做大地方的农业循环经济。 凭借二十余年的食用菌生产经验, 绿富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的史老师针对近些年对食用菌生产农户的深度合作, 以及全国各地学员的在学习时的深入了 解与沟通, 就很多朋友反应“种植食用菌怎么不赚钱? ” 的问题做出以下分析与总结: 原因 1: 原料配方及原料处理技术问题, 造成发菌成功率低、 感染严重及菌菇减产 食用菌生长前段为“营养” 生长, 后段为菌菇生长。

前段需要充足的氧气来提高菌丝的活力,为下一步菌菇的生长积累能量, 随着菌丝的生长及部分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消耗大量的氧气。 因此, 后段菌菇的生长, 就全靠合理的原料配比来提供足够的养分, 从而使菌菇在后期的生长能够达到丰收、 高产。 此外, 如若原料在生产时处理不科学, 也会造成后期菌菇减产的发生。 目前许多食用菌种植户对原料的有氧发酵认识的不到位, 技术应用的不熟练, 误成了 厌氧发酵, 使发酵成的食用菌生产料出现黑、 臭、 粘、 酸等现象, 由于其培养料的不合格, 不利于食用菌生长与繁殖, 导致生产中病虫害以及发袋不全、 发袋时间太长、 袋内缺氧等情况的发生。 这种现象也是食用菌生产者对技术掌握不熟练、 不到位, 造成种植失败率高、 产量低的最常发生的问题。 原因 2: 品种选择不当、 发菌期管理不科学, 造成产量不高 食用菌品种除了分高、 中、 低不同温性之外, 还要考虑其“分解” 能力。 因此, 选种要考虑其适应性, 并与原料特性及配比相吻合。 不然菌种的分解原料能力下降, 也会直接造成转化率不高, 又怎么能实现高产呢? 在发菌期, 生产中许多菇农对于补氧换气刺孔的大小、 位置、 间距等主要技术没掌握到位, 导致菌袋内代谢废气难排出, 使菌丝生长受阻, 后期菌菇的生长能量不能得到很好的积累, 又怎么能实现高产呢? 原因 3: 很多种植户不懂“后熟” 技术, 严重影响到头茬优质菇的产量与二茬采收时间 多数菇农当菌丝长满后, 便开口出菇, 结果迟迟就不见出菇、 菌菇生长不肥厚, 严重者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