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庙子湖岛海湾
舟山普陀区是浙江海岛数量第二多的县区。拥有岛屿455个,其中有人居住岛32个。发展中曾一度出现城市与乡村、大岛与小岛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针对部分海岛“空心化”“老龄化”“闲置化”、产业发展乏力、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三年前,普陀在全国创新推出“和美海岛”建设,并利用“岛”这一最具特色的地方风貌承载物,积极发展海上养殖业,依托美丽海岛建设工程,创造海岛居民的“和美”生活。
大黄鱼成为“致富鱼”
前些日子,普陀区东极镇青浜岛西北边海域来了一批“客人”——2.5万公斤岱衢族大黄鱼苗种从福建宁德“漂洋过海”被运送至此。这也忙坏了养殖户施光品。他告诉记者,随着天气转暖,眼下正是投放鱼苗的好时节,近期将投放鱼苗15万公斤。
今年56岁的施光品是土生土长的东极青浜人,16岁开始出海捕鱼,2012年转产转业试水大黄鱼养殖。10年来,从一开始不懂技术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养殖能手,施光品跌倒过、想要放弃过,但依旧坚守在养殖大黄鱼“一线”,用自己的实干,得到了辛勤的收获。
如今,施光品所经营的家庭农场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每年可养殖大黄鱼10余万公斤,根据大黄鱼大小不同,每公斤价格从100元至400元不等,比其他区域养殖的大黄鱼价格高出近一倍。每年,来自宁波、上海、台州等地的客商络绎不绝。“今年我们已经接到了来自台州椒江一客户10万公斤的订单,预计今年总体销量可翻倍。”
在谈及东极海域养殖的大黄鱼价高又畅销时,施光品介绍,一方面这里得天独厚的水质条件,是大黄鱼生长的最佳水域;另一方面,当地海洋渔业部门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扶持发展休闲渔业和养殖业。下一步,他还打算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可以通过投资来分红,也可以承包网箱一起养鱼,我还能做大家的技术指导。”
健康小屋“登上”海岛
摸底子、建配套、提服务……近年来,在全面梳理海岛建设基础上,普陀将葫芦岛、大双山岛、黄兴岛、柴山岛等4座岛作为“和美海岛”建设试点。
柴山岛就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面,常住人口不足200人,是一个偏远悬水小岛。如今,岛上居民不用再坐船出海,就能吃到“菜篮子”平价供应的蔬菜。“现在,菜每星期两次有人送,供水一体化工程正在进行中,养老院已扩建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的交通码头已交付。”白沙岛管委会副主任曹奇波介绍,作为白沙国际化美丽小岛的重要补充,柴山岛正以获批省级传统村为契机,坚持保护性开发,以精品民宿、渔业体验、健康养生为产业导向,打造休闲旅游岛。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海岛地区就医受地域限制十分不便。然而,依托医共体+互联网,普陀城乡医疗差距正在明显缩小。今年以来,普陀海岛有四名急性心梗患者被抢救过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普陀卫健局局长徐海虹表示,这得益于海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软硬件的提升。去年开始,普陀区投入1700万元用于56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改造。其中,健康小屋建设项目就是舟山市为解决偏远海岛居民,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就医不便问题实施的一项民生实事项目。小屋内配备了制氧设备和雾化泵,拥有智能化自助式监测设备,可进行身高体重、体温、血糖等9项测量。同时,还设有远程诊疗、医保药品代配、康复指导等,让患者不离海岛也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目前,普陀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8万元,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倍差缩小到1.6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健康普陀”深入推进,连续两年获评健康浙江建设优秀县……接下来,普陀还将把和美小岛建设与幸福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逐步把偏远海岛打造成“和美小岛”,实现“改善民生、振兴小岛、发展经济”的目标。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林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