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鱼,江浙一代称之为花鲢、胖头,学名为鳙鱼,为中国特有种,分布极为广泛,在主要江河湖泊中都能见到其踪迹。鳙鱼最显著的特点是头部大,头部占体长1/3以上,属广温性鱼类,栖息在水体的中上层。鳙鱼主要以浮游生物尤其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为食,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同时也吃人工配合饲料。在水产品消费市场上,其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草鱼,深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鳙鱼养殖生产已在广东得到广泛推广,而且广东渔业人通过创造性养殖生产劳动将其打造出一个大头鱼产业链,成为广东渔业发展的增长点。根据广东大头鱼养殖生产实践,笔者将其养殖专业思想和技术路线归纳总结如下:
一、构建大头鱼原良种体系
广东一直致力于大头鱼种苗供应体系建设,除了传统的鲤科鱼类原良种场和苗种繁育场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头鱼原种保有和良种选育工作之外,苗种短缺的商机还吸引了水产养殖其他细分行业的注意,像海大集团、海皇饲料和康益达生物科技等饲料和药物龙头企业也参与其中,投入资金和人员参与原良种场建设及种苗生产,让苗种供应在数量和质量上保证了养殖生产需要。
首先是原种保有。例如,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公斤。优质种群资源是养殖生产的根基,因此,水产养殖种苗龙头企业每年都会到江河水域中捕捞或者从其他水产种苗场引进亲本,实施原种保有,保护种质资源。
其次是良种选育。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池塘养殖1龄鱼可重达0.8~1公斤。人工繁育出来的苗种尤其是养殖生产出来的成品鱼中,按照体型、体态,生长速度、抗逆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等生物学标准,优选、储备、培育亲本种群。一方面将原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入自己选育的亲本种群中,进一步优化、强化和固化优良性状,另一方面是杂交选优,主要是让原产于不同江河水系中的大头鱼进行远缘杂交,繁殖出更加强壮的下一代。
珠三角地区在开发利用鳙鱼上更进了一步,标志是研发出了仙骨和缩骨大头。
仙骨大头不是一个新品种,而是鳙鱼的基因突变种,是畸形鳙鱼,该性状可以通过繁殖传给下一代。仙骨大头亲本数量极为稀少,虽然可以繁殖但是难以量产,满足不了养殖生产的需要,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商品鳙鱼,甚至跻身于高档淡水鱼之列。仙骨大头最突出的特点是头部特别大,占身体的80%以上,体短起节,鳃盖内凹,体色较淡,一只大头拖一个细小的尾巴。因为体型畸形,平衡能力差,运动费力,更不要说抢食了,所以生长速度慢。仙骨大头虽然外形丑陋,但是肉色肥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品质、品味一流。清蒸仙骨大头是一道顺德名菜,该菜式以嫩、鲜和滑而驰名遐迩。
缩骨大头也不是一个新品种,而是人为让其身体不发育、不生长,身体收缩呈菜刀状,只有普通鳙鱼的二分之一,故称为缩骨大头。缩骨大头不是基因突变种,是佛山市顺德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9年运用特亚低温物理方法处理鱼苗培育出来的,遗传基因依然是正常的鳙鱼基因,性状不具有遗传性。缩骨大头苗种可以实现稳定量产,进而批量养殖生产出商品鱼。缩骨大头的体形使得它捕食较困难,且比一般鱼类活动量更大,生长周期也相对较长,养殖两三年的缩骨鳙体重只相当于养了一年普通鳙鱼,但性价比高。
二、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1.最大限度地模拟大头鱼原生长自然环境和条件,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营造健康生长、发育和繁衍的优良生态环境。
例如物理机械增氧、排灌水和清淤,运用多功能化学调节剂如生石灰以及卤族制剂和底质改良剂如过硫酸钾等调节水质酸碱度、水体浊度和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在养殖过程中,搭配饲养水生动物、培植水生植物和施放益生菌、藻类,运用占位性保护、抑制和排斥尤其是它们之间的食物链网关系,降低单位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及重金属、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的含量,进一步培肥、培活水体,改良底质,优化养殖生产环境。
2.控制放养密度和投喂强度。
首先对养殖场地环境作总体定量评估,例如阳光、空气、水体、底质和植被等生态因子,池塘和养殖场及其配套设施和条件,得出一个最优化的放养总量,即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可以承载的最大负荷量。这是一个恒定的量,在苗种培育阶段,要提高放养密度,在亚成体、成品以及亲本养殖阶段,要降低放养密度,实现数字化、动态化和最优化养殖。其次是对营养饲料需求作一个动态定量评估。例如营养需求总量及其构成,通过基础饵料和饲料基础完成这一需要,例如人工配合饲料,营养过剩和短缺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在饲料投喂上,除了传统的四定,还要四看,看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生长情况实施动态加减。
在珠三角以及平原地区,大头鱼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在内陆山区拓展为山塘、水库、湖汊等大水面养殖,在溪流、江河甚至丘陵、城乡结合部,养殖延伸到氹仔、河涌甚至网箱乃至工厂化养殖。要成功养殖大头鱼,必须培养大型浮游生物,向养殖水体施肥,培肥水质、培活水体,再投放苗种。大头鱼主要滤食直径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隐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其次是与吃食性鱼类的搭配混养,例如草食性的草鱼,肉食性的鲈鳜、鳗鳢类和龟鳖类,杂食性的鲤鲫类,混养一定比例的大头鱼起到清道夫的作用,同时,还能收获一定数量的优质大头鱼。
三、配套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多年的实践,广东大头鱼养殖生产已经充分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例如有的企业、大户或专业户创建原种场,专攻原种保有,成为该细分行业的龙头;有的兴建良种场专搞良种选育,在该细分行业中抢占了制高点;有的大力建设苗种场,专门从事苗种繁殖、培育;更多的是开展商品鱼养殖。在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以大头鱼专业养殖生产为主线,至下而上配套兴起了三条副线,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1.经营性服务。它是养殖环节在时间上的延伸、延续、拓深,主要由流通、加工和销售环节构成,主体是从事市场购销的专业公司、中介、流通户,粗精加工与综合利用的加工厂,批发、集散和零售市场,酒店、食肆等。随着渔业调结构、发展转方式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该环节成为新热点,正处于不断转型升级中。
2.专业性支撑。它是养殖环节在空间上的提高、拓展、进步,主要是为养殖生产提供专用饲料、药物和器材工具。饲料、药物的研发生产以及养殖器材工具的加工制造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该环节在专业技术方面弥补了渔农的短板,推动了养殖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
3.公益性保障。它主要是社会力量尤其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事业单位依法为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生产提供的诸如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渔业防灾减灾等一系列公益性服务。在该系列公益性服务中,核心环节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例如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实现了产地、投入品和市场消费的安全,从而实现了舌尖上的安全,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在构成生产力三大要素中,最具革命性和创造性的因素是人,以广东成功打造大头鱼这一产业链为例,保护了渔业资源,构建了原良种体系,其核心就是研发、示范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及技术,健全和完善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将其运用到其他细分鱼类品种上,按照鱼类品种独具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全面实施一条鱼工程和一乡一品发展战略,打造出一个个独具个性的产业链,就能实现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钟小庆 何志超 麦良彬
佛山市顺德区水产商会 陈耀根
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颜远义
(科学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