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生态养殖已经达到年产销量9-10万吨,涉及全国近20多个省份数万农民的生计,市场消费规模已经达到30亿元,未来会超过100亿元以上!据业界人士摸底调查目前全国存池青蛙2-3万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和重要的支农扶贫产业!
南县文建生态蛙肉加工
四川自贡市蛙肉加工
黑斑蛙品种在2012-2013年就已经完全驯养成功,养殖的种苗已经是经过9代到10代的繁殖苗种。在专业上孵化和养殖各环节,技术成熟,流程清晰,完全可查可控,目前正值黑斑蛙繁育高峰期,有不少蛙场已经产出相当一部分卵块无法正常孵化,将导致十多万亩稻蛙共生基地无法正常生产,数万养殖户面临血本无归。希望政府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专家深入了解,充分认识黑斑蛙养殖的行业发展情况。黑斑蛙目前身份不明的模糊地位,严重地影响着养殖户的心态和投资者的信心,阻碍着黑斑蛙行业的发展。2020年2月13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专家们逐渐发现冠状病毒的是人类通过食用野生动物,从而传染给人类。专家们认为:“中国应该禁止饲养或食用野生动物”如此一刀切,给我们黑斑蛙行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近期,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野生动物“一封控四严禁”措施,从源头上阻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扩散途径。记者从今日召开全省野生动物保护监管和疫情防控工作会上了解到,下一步,省林业局将按照“强规范、重防控、禁食用、严管理、转产业、抓督查”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监管长效机制。
下一步,省林业局将对野生动物狩猎、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等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审查,建立对野生动物行政审批事项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对达不到行政审批条件的坚决注销,对达不到动物防疫要求的坚决整改,对违法违规的坚决查处,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疫情防控期间,除科学研究、物种保护等特殊情形外,停止办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等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内不得开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活动。
《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管控的通知》明确规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从源头上防范野生动物流向餐桌。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设立举报电话,倡导人们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逐步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本次疫情防控期间,野生动物利用产业受市场和政策双重影响,相关企业和人工繁育经营户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部分已有主动转产转型需求。省林业局将坚持疏堵结合,全面开展人工繁育、经营利用野生动物产业清理,积极引导以食用为目的人工繁育单位或个人转型转产,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原料、苗木等生态产业,逐步淘汰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人工繁殖驯养,并在产业准入、融资贷款、林权流转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支持,为相关企业、个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传统农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和农产品需要同时,也由于一味追求高产而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各种添加剂、生长激素等化学品,日益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弊端,如环境污染、农产品污染、有害残留物富集、土壤生产力下降、自然系统遭到人为破坏、人类健康面临威胁等问题。
水稻作为国内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最高的粮食品种,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有机稻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依赖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稻米已明显不受欢迎。
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化肥施用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平均化肥施用量为每公顷400公斤,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化肥使用安全上限。
据省农业环保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高达38.6公斤/亩,远高于发达国家规定的15公斤/亩警界线;单位面积耕地的农药施用量为1.9公斤/亩,比全国化学农药的施用量高出近1倍。
现在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国人均耕地1.5亩,我省仅为0.84亩。近年来,我省每年化肥使用量为580千克/公项,是国家警戒线的3倍;农药使用量为28.4千克/公顷,高出全国平均量1倍;一些地方环境压力达到极限,尤以环洞庭湖区为甚。
二是耕地质量严重下降。目前农业生产主要靠化肥农药农膜,耕地养分失衡,土壤酸化明显,耕作层变浅,稻田潜育、次生潜育化加剧,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我省镉污染大米问题给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给社会安定和谐带来消极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
四是农民增收途径收窄。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出现新常态,农民进城务工赚钱难度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渠道不畅,农业致富项目难寻,导致农民增收潜力不足、空间变窄。
稻蛙综合种养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蛙共生互促系统,并通过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能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提升稻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同时稻蛙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可以以蛙促稻。充分利用蛙业产业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调动了农民种稻的积极性。
提质增效。由于大幅度地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了有机稻、生态蛙的生产,提升了产品质量,促进了品牌化经营,提升产品的价值。
生态环保。通过建立稻-蛙共生立体生态循环系统,提高了稻田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的效率,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农业面源污染。
保渔增收。在当前水产养殖空间不断被挤压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保障水产品供给、发展水产养殖的新路。
2020年2月14日青蛙产卵实况
产出的卵块无法正常的孵化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农发〔2020〕1号中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环境,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着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生猪稳产保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为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我认为当地政应该大力提倡,应该鼓以励、促进黑斑青蛙养殖业的发展。
稻蛙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优点与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保持可养水域面积总体稳定。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完全吻合,当地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应该鼓励、支持促进黑斑青蛙立体生态种养业的发展。
南县文建黑斑青蛙生态养殖合作联社
2020年2月15日
帮主推荐十大精彩内容(点击进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青蛙帮”,提供青蛙一手资讯,推动青蛙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