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社旗县下洼镇杜庄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四十多名工作人员全副武装采摘香菇、分类装框,一片忙碌丰收景象。在偌大的香菇大棚内,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划一地放在支架上,香菇长得煞是可爱。按合作社负责人骆保国的话说,“这些菌棒就是他的命根子!”
“我以前是在村委工作的,看到有些村民们因为文化程度低、身体不好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导致家里条件特别不好,就想着要是能在家门口打工就好了”,看着眼前的香菇大棚,骆保国回想起过去的生活,他说到,“2000年以来,我自己在家里的地里试着种植香菇,当时不会种,只能跑到外地学习种植香菇的技术, ‘试水’香菇种植尝到甜头后,建起了自己的香菇大棚。”
“一个人富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那才是本事!”骆保国诚恳地说到。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骆保国积极主动与镇村联络,2017年,下洼镇引进香菇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高标准建设香菇种植基地,按照“合作社+农户+精准扶贫”的现代发展模式,以建基地、带农户、精准扶贫,来带领更多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奔小康。目前,杜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已建成102座大棚,香菇远销福建、广东等地,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300余户,人均月收入在2400元左右。
“今年香菇产量比去年番了一番,预计年收益能达20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骆保国说话间脸上堆满了笑意。从600筒的菌棒到60万筒,从10000元的收入到200万元,从村支书到扶贫致富的带头人,这数据的背后是骆保国对香菇产业的艰苦付出。
骆保国以自身努力实现增收,同时带领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的脱贫故事只是该县以致富带头人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路径,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针对贫困户思想保守、缺技术、没干劲、少产业的状况,注重激活内生动力,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思路,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实现了“扶志、扶智、扶产业”,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特色扶贫产业发展,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和脱贫。至目前,全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已发展到300余人,通过用工和带动发展的方式,实现33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许多在致富带头人企业务工的贫困户年均收入达到一万余元,创业致富带头人已成为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杜明 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