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肉鸡饲养管理和特点一、概述黄羽肉鸡或三黄鸡是优质肉鸡的代名词,它是相对于快大型肉鸡而言的。但中国的优质肉鸡于国外的优质肉鸡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中国强调的是风味、滋味和口感,而国外是强调的长速,但国外专家也已经认识到了快速生长鸡,品质在下降。实际上优质肉鸡是指包括黄羽肉鸡在内的所有有色羽肉鸡,但黄羽肉鸡在数量上大多数,因而一般习惯用黄羽肉鸡这一词。我国有多个地方肉用(或肉蛋兼用)黄鸡品种,如南方的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和田鸡等,北方地区有北京油鸡、固始鸡等,当地将其作为肉用,除生产活鸡外,大批生产加工成烧鸡、扒鸡等,均以肉质鲜美、色味俱全而闻名,但这些土种黄鸡生长缓慢、就巢性强,繁殖力低,饲养效益低,不适于集约化饲养。但经过我国广大育种工作者对这些品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杂交改良,培育出的优质肉鸡新品系,综合了进口肉鸡和我国地方鸡种的优点,不仅保持了地方鸡种肉质风味,同时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比地方鸡种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了相当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形成了目前的生长速度不同、出栏日龄不同、出栏体重不同、肉质也不尽相同的不同类别的黄羽肉鸡。中国黄羽肉鸡的比重有1980年的20%上升到1998年的50%。

目前我国北方优质肉鸡约占肉鸡的10%,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南、山西等省市;我国南方约占50%~70%,其中台湾、香港约占80%~90%。中国优质肉鸡的发展有南方向北方不断的推移,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且国外对黄羽肉鸡的需求也不断的加大,因此,中国黄羽肉鸡的出口潜力巨大。中国优质肉鸡的发展情况〔单位:吨〕类别1980优质肉鸡量2247419040913869857优质肉鸡占肉鸡(%)20.0035.0050.00二、黄羽肉鸡的品种简介我国有多个地方肉用(或肉蛋兼用)黄鸡品种,以及后又经过选育的三黄鸡品种和部分引进的肉用三黄鸡品种及配套品系。地方品种如南方的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和田鸡等,北方地区有北京油鸡、固始鸡等。这类就是通常所说的土鸡,但这些土种黄鸡生长缓慢、就巢性强,繁殖力低,饲养效益低,不适于集约化饲养。培育黄羽肉鸡这些指的是在原有地方品种的基础上,有经过选育而培育出的黄羽肉鸡。新培育出的优质肉鸡新品系,综合了进口肉鸡和我国地方鸡种的优点,不仅保持了地方鸡种肉质风味,同时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比地方鸡种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了相当的市场竞争力。现大规模饲养的肉鸡多为这一类。

如:新浦东鸡、海红黄鸡、长沙黄鸡、石歧杂鸡。近年在原培育品种的基础上,又选育出含dw基因的矮脚黄羽肉鸡,其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好饲养、省料等特性。体重和胫长均比同类正常型肉鸡小三分之一。引进品种引进的品种有英国的红考尼什、荷兰的黄羽海佩科、澳大利亚的狄高肉鸡等。这些品种在全国都有一定的饲养量,但其肉品质不如我国地方品质鸡。三、黄羽肉鸡的营养与饲养管理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关于饲料营养的基本原理,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无明显的不同。但遗传和营养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鸡的品种不同,其营养需要量也不同。黄羽肉鸡为我国所特有,其体型、增重速度、采食量、屠体性状等,既与白羽肉鸡差异很大,也与蛋鸡不同。而与白羽肉鸡相比,有关黄羽肉鸡需要量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我国1986年制定的鸡的饲养标准只给出了地方黄鸡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见表2)。国家"八五"、"九五"攻关期间对此都在研究。台湾的学者对黄羽肉鸡的营养参数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黄羽肉鸡按生长速度和肉质来分,可分为优质型、普通型和快速型三类,在目前缺乏标准的情况下,其营养需要可参考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的生长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目前黄羽肉鸡上市的体重大约在1.4~1.5公斤,优质型生长期在90天以上,其营养需要与土鸡接近;快速型生长期为60天,日量营养水平略低于白羽肉鸡水平;普通型黄羽肉鸡一般70日龄左右上市,日粮营养水平界于优质和快速型两者之间。

当然也可参考地方黄鸡和台湾推荐的标准。6~1112以上代谢能(兆焦/公斤)11.7212.1312.55粗蛋白(%)20.018.016.0蛋白能量比(克/兆焦)17.0614.8412.74台湾省畜牧学会1993年建议的快速生长型土鸡的营养需要量粗蛋白质(%)201816代谢能(MJ/KG)12.5512.5512.55赖氨酸(%)1.00.90.85含硫氨基酸(%)0.840.740.68色氨酸(%)0.200.180.161.00.80.8有效磷(%)0.450.350.3黄羽肉鸡的饲养周期和饲养管理2.1阶段饲喂根据生长速度的不同,黄羽肉鸡可按"两阶段"或"三阶段"进行饲喂。两段制分为0~5后;三段制分为0~4周龄、5~10周龄和10周龄以后。前期可以饲喂能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后期为了增加肌肉脂肪的沉积,同时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应降低日粮蛋白质含量,适当提高能量浓度。由于黄羽肉鸡的抗逆性强,日粮中一般不需要添加药物,尤其是在生长后期(4~6周龄以后),不添加任何药物,仍然能正常生长,既节约成本,又保持了鸡肉的卫生质量。2.2饲养方式地方品种黄羽肉鸡长期以来以农户散养为主,饲养水平和生产效益较低。

随着育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黄羽肉鸡种鸡饲养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黄羽肉鸡同时适合各种方式进行饲养,以笼养方式饲养效益最好。我国南方对优质肉鸡需要两大,但由于气候炎热、潮湿,种鸡产蛋率比北方低40%左右,种鸡饲养效益低,而北方地区气候温和、干燥,加之饲料资源丰富,因而在多年前形成了所谓"北繁南养"的格局。目前饲养黄羽肉鸡一般采用"地面平养加垫料的方式。三黄鸡宜采用"全进全出制"。采用"全进全出制"比连续饲养生产的肉用仔鸡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既有利于防疫,也便于管理。具体的做法为在饲养开始时,整批进同一日龄的仔鸡,并饲养在同一栋鸡舍内,直到上市日龄一次出栏。间歇1~2周后又开始下一个生产周期。在间歇期内,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切断循环感染的途径,然后在进下一批鸡。2.3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选雏:雏鸡必须来自健康高产的种鸡。初生雏平均体重在35克以上,具有"三黄"特征,即黄羽、黄喙、黄脚。头大,脖短,腿粗,大小均匀。被毛应新鲜,有光泽,肢体端正,精神活泼,腹大小适中,没有脐出血、糊肛现象。(2)进雏: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必须条件。开始育雏时热源边缘地上5厘米处的温度以32~35度为宜,育雏室的温度要维持在25左右,并保持温度稳定。

在鸡舍内或育雏器周围摆好饮水器,围好护围,饮水器装满清水,使水温升高一些,使雏鸡运来后有一个很适宜的环境。(3)开食:雏鸡运来后先让其在盘内休息一会儿,再放出。雏鸡一般在24~36小时内开食。雏鸡的饮水通常与开食同时进行。如果雏鸡孵出时间较长或雏体较弱,可在开食的饮水中加入5~10%的蔗糖,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生长。雏鸡一开始就喂肉仔鸡前期的全价料,不限量,自由采食。(4)饲养密度:适当的加大饲养密度,可增加肉鸡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密度过稀造成设备和空间的浪 费;密度过大容易引起垫料潮湿,空气污浊,羽毛不良,易发啄癖,生长缓慢,死亡率高,屠体等级下降。 建议的饲养密度见下表4,具体应用时应结合鸡舍类型、垫料质量、养鸡季节等综合因素加一确定。 三黄肉增仔鸡的饲养密度上市体重(KG) 饲养密度(只/平方米) 1.4 18 1.8 14 2.3 11 (5)环境要求 温度: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必须条件。开始育雏时热源边缘地上5 厘米处的温度以32~35 周时降到21~23,以后保持这一温度。通过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当温度合适时,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觉时伸长头颈,均匀地分布在热源周围。

湿度:雏鸡从相对湿度较大的出壳箱取出,如果转入过于干燥的育雏室,雏鸡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发,腹 中剩余的卵黄也会吸收不良,脚趾干枯,羽毛生长减慢。因此在第一周内育雏室应保持在60~65%的湿度。 两周后保持舍内干燥,注意通风,避免饮水器洒水,防止垫料潮湿。 光照:为了促进采食和生长,开始采用人工补充光照。育雏头两天连续照48 小时,而后逐渐减少。光的照 度在育雏初期时强一些,而后逐渐降低照度。 (6)公母分群饲养:公母分群饲养,适当的时候分别出售。公母雏鸡对环境、营养的要求和反应有所不同, 表现为生长速度、沉积脂肪能力和羽毛生长速度等方面有所差异。生长速度在同一期内公鸡比母鸡快17%~ 36%。若公母分群饲养,可适当调整营养水平,公鸡能有效利用高蛋白和赖氨酸,可增加蛋白水平。 2.4 黄羽肉鸡的笼养: 肉鸡笼养的优点 由于笼养限制了肉鸡的活动,降低了能量消耗,相应的降低了饲料消耗。达到同样体重的肉鸡生长周期缩短了12% 黄羽肉鸡的色素营养黄羽肉鸡的黄色几乎完全来自一组与类胡萝卜素有密切关系的称为叶黄素类的化学物质。天然的类胡萝 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动物体内不能自己合成,必需从饲料中获得。

天然饲料中的叶黄素易发 生氧化,而且鸡的脂肪和皮肤也会因氧化作用而失去黄色。为了保持黄羽肉鸡的"三黄"特征,摄入的叶黄 素必须接近鸡体内的丧失的量。固而黄羽肉鸡必须选用富含叶黄素的饲料配合日粮,或单独补充这类饲料。 有许多种叶黄素可以使鸡皮肤产生橙黄色,苜蓿粉是黄色素的很好来源。黄玉米是数种叶黄素的优良来 源,玉米含有玉米黄素。金盏花的花瓣是非常有效的叶黄素来源。罗氏公司也有成型的产?quot;金闪闪"。 各种叶黄素的着色作用存在着差异。苜蓿叶、黄玉米和玉米蛋白粉中的叶黄素加深鸡皮肤橙黄色的能力互 不相同,如:就每单位叶黄素而言,苜蓿粉的着色能力只有黄玉米的75%。使鸡的皮肤产生理想的颜色大 约需要3 周。鸡龄越大,叶黄素从饲料转移到皮肤的比例也越高,担叶黄素的氧化也越多。不同的叶黄素 产生不同的皮肤颜色(见表6)。 饲料的叶黄素含量饲料 叶黄素含量近似值(mg/kg) 金盏花花瓣 7000 脱水苜蓿粉(20%的蛋白质) 240 脱水苜蓿粉(17%的蛋白质) 200 玉米蛋白粉(60%的蛋白质) 350 玉米蛋白粉(41%的蛋白质) 130 黄玉米 22 产生不同的皮肤颜色所需的叶黄素量皮肤颜色 单位日粮所需要的叶黄素近似量(mg/kg) 浅黄色 11.0 深黄色 22.0 正常橙色 35.2 深橙色 50.6 极深橙色 66.0 四、黄羽肉鸡的肉品质特点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地方黄羽肉鸡的肉质明显优于引进的肉鸡品种,但对于优质的原因的研究,至今未 获得满意的结果。肉品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一般认为优质肉鸡的内涵应该包 括:外观、风味、营养价值、货架寿命和价格等。一般来说黄羽肉鸡的皮肤颜色在活体和屠体外观上是消 费者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有研究发现黄羽肉鸡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AA 肉鸡,而肌苷酸是肉中主要的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