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主线,大力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法,着力在“融”上下足绣花功夫,有形有感有效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
融入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政绩考核。制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标考评细则,精准对全县10个乡镇、64家县级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考核,构建起责任共担的创建工作体系。
融入精神家园。建成了1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五个认同”。制定了《宾川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建成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各2个,主题街道4条;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推广使用“中华民族一家亲”手机彩铃,创作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歌曲《姐妹兄弟》、非遗大本曲《中华民族一家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做到抬头可见、随处可学、张口能讲,让创建工作更加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
融入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合,深入实施省级“十百千万”工程和州级百村(社区)行动项目,打造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乔甸新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入选文旅部示范案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上狠下功夫,全县以葡萄、柑橘、石榴为重点的水果面积达34.51万亩,年产值75亿元,宾川柑橘入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优质水果品牌成为各族群众增收的“致富果”。全县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20年的38326元、18181元增加到2022年的43063元、21538元,年均分别递增6%、8.8%,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
融入互嵌发展。扎实推进“红石榴工程”“枝繁干壮工程”,深入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各民族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融入社会治理。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县92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和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组建了307支7123人的群防群治队伍,设立调委会101个,人民调解员达1861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全覆盖对全县111940户家庭开展了风险排查评估,对500户高风险家庭建立了一户一包保机制,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化解率达100%,以“小家”的和谐推动“大家”的共治。
云南网通讯员董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