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有远亲

——乡宁县武云养鸡专业合作社创业富民记

临汾新闻网讯有人说,身在深山无人知。但是,在国家4A级旅游胜地云丘山旅游风景区的旁边,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乡宁县关王庙乡武家河村,近几年却因为科学养鸡出了名,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多次前去调研指导,周围乡村农民也经常前去探经取宝。乡宁县武云养鸡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鲜鸡蛋被山西省农业厅和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远销临汾、运城、太原、西安、重庆等地。2012年至2014年,该合作社先后被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和协会评为“守法诚信经营单位”“科技示范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特色农业典型户”。合作社发起人武云也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科技创新人物”,被临汾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农村科普带头人”。担任合作社特殊顾问的武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武志龙被省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科协四家单位评为“山西省农村干部科技带头人”。

武家河村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的石山森林区。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该村农民世世代代依靠种地、挖矿、砍柴、卖柴、烧木炭为生。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管理力度的加大,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显得比较渺茫,有的家庭就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2005年,在煤矿工作的共产党员武志龙临危受命,被乡党委任命为武家河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武志龙自费带领村干部到深圳、河南、河北等地考察,让大家走出大山看世界,转换脑筋谋发展。

考察回来后,武志龙根据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无公害健康食品越来越青睐的市场需求,计划充分利用本村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自然条件,建设一个较大的无公害养鸡场。但是,村里的干部群众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你一言他一语,称赞的少,反对的多,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有点钱的怕“肉包子打狗”,况且禽流感刚过去,谁知道啥时又传来?没钱的更不敢支架子。最后,武志龙决定自己带头先干出个样子让大家看,这样才有说服力。于是,武志龙自己带头,并动员村里最贫困的8户农民成立养鸡合作社。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武志龙用自家的房子和小车作抵押,每户名下5万元。在信用社贷了40万元启动资金,挣了大家分,赔了武志龙自认倒霉。于是,由武家河村8户农民于2011年2月成立了以养殖蛋鸡及产品包装销售为主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乡宁县武云养鸡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武志龙担任顾问,他的儿子武云担任负责人。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了科学设计和规划,严格按照国家养殖业有关规定和《食品安全法》设计执行。合作社设计总占地面积41.6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经过近几年的打拼,到2015年上半年,已建成大鸡舍15座,小鸡舍5座,蛋库8座,饲料加工车间1座,饲料储备库5座,消毒室2座,门房、配电室1座,职工宿舍8座,办公室2座,兽药房1间,其他辅助设施5座,建筑面积达23亩,投资830余万元。养鸡场目前年存栏鸡10万只,年产鲜蛋1200余吨,年销售收入910余万元,年创利润180余万元。饲料加工车间年加工饲料3000余吨,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可创利润20余万元,户均18余万元。合作社还安排了60个农村剩余劳力,年实现工资性收入60余万元,同时可拉动周边玉米等作物种植,使用鸡肥这种优质肥料能使玉米增产30%,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自建成投产以来,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自然环境,致力于无公害产品的开发生产。从饲料加工、水质保护,到场区硬化、绿化、美化,诸多方面入手,打造优质绿色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2011年11月,通过了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业产品产地认证;2012年2月经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颁发了无公害农业产品证书。合作社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群众看到了希望,纷纷要求入社。

乡宁县武云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农民成功创业的先进做法,受到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县科技中心、县畜牧中心、县农商行、县扶贫局等单位积极跟踪服务,解决困难,经常向合作社宣传优惠政策、进行创业、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疏通融资渠道等。通过武云养鸡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乡宁县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曹东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