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第21届农博会湖南综合展馆的炎陵红茶联合展位前,株洲市农业委员会主任陈艳娟饮了一口展商递给她的红茶后,给出高度评价。
“邓小白就是我,曾小红就是我老婆”
陈艳娟喝的是炎陵船形乡新生村海拔600多米高的湖丫背上采的茶。湖丫背是炎陵县洣溪茗峰茶叶加工厂的茶山。
35岁的邓光兴是洣溪茗峰茶叶加工厂的负责人。洣溪茗峰在4年前的第七届湖南茶业博览会获得过“茶祖神农杯”名优茶评选金奖。这次农博会,邓光兴带到现场的由他们厂出品的炎陵红茶,主要有两种。两种的外包装都是一样的,都是红底金字的纸盒。不同的是,一种,标明了是“邓小白”制;另一种,标明了是“曾小红”制。
“邓小白就是我,曾小红就是我老婆。”邓光兴介绍。邓光兴妻子的名字其实是曾燕。他们是小学同学,算是青梅竹马。之所以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小红,是因为他们除了做红茶外,也做白茶,而小白、小红,很好记。标明“邓小白制”的红茶,邓光兴给标的价格是1980元一盒;“曾小红制”,是980元一盒。
当记者开玩笑说他自私,把自己卖得贵一些,邓光兴解释:“邓小白的茶,是一叶一芽,叶是初展的,曾小红也是一叶一芽,只是它的叶是展开的。”
近千农户因种茶采茶脱贫致富
在邓光兴的老家炎陵船形乡,种茶是传统。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曾经的茶山大多荒废,山上的茶变成野茶。2012年,他觉得做茶也可以赚钱,便与合伙人建了茶叶加工厂,成立了茶叶种植合作社。
2014年,邓光兴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的建议下,大规模种植白茶树,并用白茶树的嫩叶加工制造红茶。在包小村的指导下,邓光兴的茶厂加工出来的茶,第二年便获得了“茶祖神农杯”金奖。
邓光兴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出产的茶叶总共是20000多斤,其中做成红茶的,是13000斤左右,另外的12000斤做成白茶或绿茶。这20000多斤茶,只有很少一部分出自他自己承包的300多亩茶山,更多的茶叶出自船形乡和邻近的水口乡的10个村的200多户村民的茶山。邓光兴介绍,加入他们合作社的村民不要任何付出,“只要他们愿意在他们的山上种茶就可以了,种苗、基肥都是我们提供,他们只要把摘了的茶叶卖给我们就可以。”
采摘春茶的时候,每天有近2000村民在邓光兴的茶业合作社的山上采茶,全年有近千农户因为邓小白和曾小红或脱贫或增收致富,“采茶的时候,村民每天采茶的收入平均200元左右,这不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最大的收入是合作社种了茶的农户,每亩茶山他们可以增收4000到5000元,每户平均有四五亩,增收两万块钱左右。”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长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