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伟光傅思林
“听说你以前是贫困户,怎么翻身变老板了?”
“还是靠党的政策好,邹书记他们做了很多工作。”
近日,记者走进平远县仁居镇社南村脱贫奔康明星户刘文林的水泥批发店,夫妇俩早已沏好热茶,满脸热情。面积60平方米的小店里,除去茶几板凳,就是那堆叠齐整的袋装水泥和几件卫浴样品。
“往日这时可难找刘叔,他每天都赶早去县城拉货。今天是我提前沟通,他才撂下生意在这里等候。”同行的社南村驻村第一书记邹创智笑着说。刘文林一边斟茶,一边腼腆地应道:“瞧你说的,你们以前帮我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我们哪能忘恩情?”
手里的热茶解渴,耳边的话语暖心。邹创智、刘文林笑脸中荡漾的干劲与热情,成为社南村在脱贫奔康路上奋进的一剪美丽缩影。
强基础,美生活
240万元助村庄换新颜
这是一条沧桑路,见证着平远的历史;这是一条致富路,昭示着美好的明天。
记者到达社南村必经的S334线,是平远最早的一条公路,也是平远的跨省通道,民国时期粤赣两省的商贸路。沿着这条路往前再走数公里,就是江西省寻乌县吉谭村。
由于正在紧张施工,从仁居圩到社南村的路坑洼不平。“不好意思,受颠簸了。依托扶贫政策,我们把村口的道路修好,从5米拓宽为6.5米,水泥路面升级为柏油路面,以后货车载农产品就好走了。”邹创智解释说,争取把它重新修成致富路,把农产品卖到江西去。从广州南沙东涌镇到社南村驻村一年多,邹创智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这两年,社南村修了不少路:先是为4000米村道硬底化改造,接着为3600米村道点灯“亮化”,然后帮全村19户贫困户把家门前“最后一百米”打通了。
路通财通。平远县交通运输局派出的驻村党建指导员张彬深谙这个道理。到社南村后,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把政府出台的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扶贫政策摸了个透,向上争取、向下发力,换来“村民户户通”。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各种健身器材、乒乓球桌一应俱全;放眼望去,小桥流水、黛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据邹创智介绍,全村先后投入240万元建成休闲文化广场、居家养老中心和公共厕所等,实施水圳道“三面光”建设和道路改造,为贫困群众改善生活的同时,夯实了脱贫致富基础。
“路好走了,广场热闹了,这样的日子叫人有奔头!”跟记者聊起村庄里的变化,正在广场休闲的村民杨女士竖起大拇指。在她身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标语鲜红夺目。
强产业,富口袋
两家基地带动80余户
走进村委会,记者与邹创智等村干部打开了话匣子。“社南村有1000多亩耕地,离圩镇不过2公里,怎么就成了贫困村?”
“说到底,症结就在产业弱!”当了4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潘其广一针见血指出。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产业培育,耕地零散,社南村人是“空有力气,没处挣钱”,村子趋渐空心化。“2015年前,全村只有一个小水电站,每年分给村集体才2000元。”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潘其广领着邹创智找上村里的养牛大户,投入扶贫资金20万元建成社南养牛产业基地。2018年,又投资21万元建成社南坪湖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盘活210亩复垦农田发展烟稻渔产业。“我们对农产品统一设计包装,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广州东涌镇政府作用,以消费扶贫方式推销给南沙区各单位、超市等。”邹创智说。
目前,通过“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两家基地带动80余户村民参与,通过产业扶贫分红为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优先聘请贫困户家门口就业。5月,坪湖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的烟草翠绿带黄,初入采摘时节。正准备下地采摘烟叶的贫困户潘锡圆笑脸盈盈。他告诉记者:“我的2亩地改种了百香果。平时就在基地务工,每月有近2000元工资,日子稳定不少。”
继续走马社南村,记者又看见30千瓦光伏发电扶贫电站、社南种养合作社扶贫作坊、平远社南电商等项目不时映入眼帘,产业发展百花齐放。
正当我们在坪湖采访之际,迎面走来三五成群散步的坪湖村民。他们看见潘其广便迎上前说:“潘书记,咱小组现在口袋鼓了,就还缺个广场休闲。”
“放心!村子产业兴了,村集体钱袋鼓了,新广场就不远了。”潘其广笑着回答。
强党建,准施策
19户贫困户全摘帽
“现在我家水泥销量全镇前三,一个月能挣7000多元。儿女毕业工作了,债还清了,我的病也好转不少……”聊起现在的生活,53岁的刘文林红光满面。
时间回到2015年,刘文林饱受冠心病折磨,前后三场手术花去7万多元,耗空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一笔外债,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以前我靠打钟点工谋生,手术后不能干重活,就没了收入。”刘文林说。“当时小儿子即将高考,不要说学费,就是每月1000元生活费我们也拿不出。”刘文林患有眼疾的妻子在一旁补充说。
这一年,扶贫工作组将刘文林纳入贫困户。党员干部迅速开展结对帮扶,邹创智就在其中。几番走访下来,他们发现刘文林有脱贫的心,就是没干活的气力。怎么办?工作组从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突发奇想。“他有驾照,能不能开车运水泥卖呢?”
起初,刘文林没信心。但想到扶贫工作组先帮他办理医疗保险,后为儿子办好教育补助解决了学费,现在还说能提供启动资金帮忙租店和进货,刘文林又觉得“信得过”。
说干就干。2016年,刘文林贷款买了一辆二手小货车,在扶贫干部帮助下开张了。“村干部平时走家串户宣传新农村建设,哪家缺水泥就告诉我。”几年时间,水泥生意蒸蒸日上。“现在完全能自个卖,每月至少100吨货,还往江西送。”刘文林说。
刘文林“贫困户变老板”的故事虽是个例,他的好日子却是全村19户贫困户的缩影。
“贫困因人而异,扶贫也因户施策。必须帮助贫困户找到自身适合的、自己乐意做的行当。”邹创智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村“两委”班子成员搭配率先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户一策”,着力实施产业、就业双向扶贫,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党心连民心,扶贫更扶志。这两年,还有几名贫困户在结对扶贫组的耐心劝说下,一改“懒鬼”“酒鬼”形象,走进当地工业园务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眼下,社南村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19户60人全部“摘帽”,脱贫奔康路上“一个不少”。
记者手记
扶贫基地垦造水田里,烟叶长势喜人;S334线施工现场,建设热火朝天;宽敞的广场上,群众欢声笑语……通过“强产业、强基础、强党建”三措并举,社南村的美丽蝶变正在一幕幕地发生。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不难看出,邹创智等人找准空壳村“贫产业、难就业”的症结,充分激发党群力量,因地施策、因户施策,走出一条值得借鉴的奔康路。
小康还看老乡。采访中,无论是刘文林“我有今天的笑脸,离不开扶贫干部”的朴素话语,还是邹创智讲述的贫困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踊跃报名争当志愿者,与扶贫干部共克时艰的壮举,都令记者在感动之余,实打实地感受到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那股紧密依靠、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脱贫劲头。决胜脱贫攻坚战信心几何?他们的笑脸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