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天山镇新平村,到处彰显着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处处洋溢着种植结构调整为农民朋友带来的喜悦笑脸。

天山种植致富_天山种植致富_天山种植致富

土地流转:“大草原”变“高产田”

新平村新建组村北,火红的高粱地煞是显眼,像一簇簇燃烧的火把,一眼望不到边。村党支部副书记郭景坤告诉记者,这里的220亩地,曾是远近闻名的“大草原”,每年秋天荒草能长到一人多高,根本看不到庄稼。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块地全村85户、317口人,人人都有份,户户都不多,只有几分地。因为每家一根垄,极不方便经营,加上土壤盐碱化,所以大家也都不在乎产量,种上就拉倒,有的甚至种都不种,直接就扔下了。

2016年,村两委班子牵头,将这块地流转给本村种粮大户董利忠,老百姓不但每口人拿到了300元的土地流转费,回过头来还能在自己的地里打工赚钱。

今年春天,董利忠在这片荒草地上种植了“兴湘粱二号”,由于土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所以经营起来起来省时省力又省工,现在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即。河北客商主动上门,以保底价每市斤1.05元全部收购。董利忠估计每亩地至少能产出高粱600公斤。土地流转,不仅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也促使新平村农业种植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土地效益。

天山种植致富_天山种植致富_天山种植致富

特色种植:“土坷垃”变“金疙瘩”

新建组村北五里外的山地里,崎岖的山路把绿油油的花生地分成一片一片,错落有致、整齐排列,远远望去苍翠欲滴,村民王文龙、杨文涛正在田间查看花生长势。山路另一侧的田野里过膝的荒草间零零散散地夹杂着几棵少得可怜的玉米。

郭书记说,去年这里满山的荒草,寻不到半点生机。老百姓大都种些谷子和绿豆,由于是旱坡地,只能望天收,打过几眼井,水量少,不够用。一年下来每亩地收入百元左右,赶上年头不好颗粒无收也不足为奇。2016年两委班子牵头将这里1000余亩地,流转给本村几个种植大户,种粮大户与吉林农民合作发展花生种植。吉林农民杨文涛告诉记者,花生喜气候温暖,宜沙质土壤,且抗旱能力强,对水肥的要求并不高,即便这里水位低、水量小也能够满足花生的生长需求。早在一个月以前河北一家花生油生产企业主动与他们签订了合同,以每市斤3.65元的价格收购,杨文涛估测亩产肯定在400斤以上。

当地农民在这片地里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学习花生种植技术,村民们种了半辈子地也没敢想在这样“望天收”的地块里能生出“金疙瘩”,纷纷表示来年也想跟着他们一起发展花生种植,郭书记估测明年本村花生的种植面积将达到2000亩以上。

天山种植致富_天山种植致富_天山种植致富

订单农业:“泥饭碗”变“定心丸”

最近几天,新平村村主任周伟无论多忙,每天都要到村东头儿500亩的葵花地溜达一圈,眼看着丰收在即,周伟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块地涉及本村30户农民,春天便与安徽省恰恰集团签订了订单种植协议,播种前恰恰集团技术人员为农民做了培训、提供了种子和技术服务,成熟后将按保底价每市斤2.2元收购。周伟介绍,最近几年周边的地块也曾种植过葵花,但从来没有种过KT9102这个品种,现在看来长势要强过往年。更重要的是有收购合同,大家不愁销路,价格也有保障,再有十天半月就能收割,老乡们凭着多年的种植经验估测,亩产肯定在600斤以上,这些天大家都在说订单农业好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