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冰城正是瓜果飘香季节,田野里一片翠绿,稻谷抽穗,玉米灌浆……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孕育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阿城区双丰街道兴隆村今年开始调整种植结构,不再像以往那样以种植玉米为主,而是改种了1300亩中药材,希望通过种植中药材来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产业融合,最终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走进兴隆村的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不少板蓝根已发黄结籽,桔梗正低调地开着紫色的僧帽花,招来不少蝴蝶翩翩起舞,黄芪、黄芩、甘草、防风等长势旺盛。

“板蓝根种植得不算成功,有一些结籽了,卖不上好价钱,但我们积累了经验,明年就知道怎么种了。”兴隆村党支部书记陆英说。尽管板蓝根种植出现失误,但每亩地收入也能在1000元以上,比种玉米高出不少。如果不结籽,每亩地能产500斤,每斤10元,除去各种支出,纯收入在3500元左右,是种玉米的好几倍。

“今年只是小试牛刀,明年会甩开膀子大干。”陆英并没受到种板蓝根失误的影响,反而更有底气了。他解释,前段时间,和村里签订单的厂家来人考察了,除了板蓝根外,其他几种中药材长势都很好,甚至比药厂基地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的还好,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陆英介绍,板蓝根是当年种当年收,黄芪、黄芩、防风需要两年收获,甘草则需要3年才能收获。这些药材每亩地年收入平均在4000元左右,效益都很可观。兴隆村有20000亩土地,适宜种植中药材的有10000亩,有了今年的经验,打算明年带动村民们种10000亩中药材。

他说,板蓝根开花时,成片的黄花特别漂亮,每天都有人慕名来赏花、照相,村民们得在现场维持秩序,就怕把秧苗踩坏了。不过,这又让人看到了一个生财的机会,他琢磨着,如果明年大面积种植,看能不能办个赏花节,开展乡村游,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又能为村民提供一条增收路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