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2017年东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刘金明
黄河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 ( Eriocheirsinensis ),俗称河蟹、毛蟹、大闸蟹,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黄河自改道由山东东营入海,黄河三角洲地区就开始有大闸蟹的大量分布。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黄河口大闸蟹的主要自然栖息地,也是黄河口大闸蟹人工繁育亲蟹的来源地。区内水质优良,水草丰茂,饵料生物丰富,为黄河口大闸蟹的栖息繁衍和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河口大闸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名贵水产品,其既有长江水系大闸蟹的个大特性,又有辽河水系大闸蟹的早熟特性。黄河口大闸蟹2008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 。为保护与开发这一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名优品种,充分利用当地的滨海盐碱地及黄河淡水资源,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 2017-2018年在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池塘试验养殖面积894.67hm2 ,生产黄河口大闸蟹1196.41t、鳜鱼60.69t 、鲢、鳙71.38t 、南美白对虾117.09t,实现总产值 11196.08 万元、利润 4796.29 万元。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地理环境 项目区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气温回升很快,3-5月份, 3个月时间平均气温由3.2℃ 增至 18.9℃ 。夏季 3 个月气温变幅不大,6-8月3个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2.1 、 24.9和25.9℃ 。 9-11 月,平均气温从 20.8℃ 降至 5.3℃ 。多年平均气温12.5℃ , ≥10℃的积温约4300℃· d 。年降水量550~600mm ,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 ① 。
1.1.2 水源 水源为黄河水,黄河东营段全长138km ,近年来年平均径流量 358 亿 m3 。黄河为地上悬河,无污染,水质优良,pH 值8.0~8.3,属弱碱性水,总硬度2.16~5.56 ,属弱硬水,矿化度为0.2~0.6g/ L ① 。黄河水通过引黄干渠引入平原水库内,再提入池塘。
1.1.3 池塘 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大闸蟹养殖基地 284hm2 、垦利区蓝湖度假区大闸蟹养殖基地130hm2 、垦利区永安镇大闸蟹养殖基地66.7hm2 ,池塘面积3~4.3hm2 ,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3 ) ∶1 ,四角呈弧形。池塘由堤坝、环沟和浅水区构成,其中,环沟占池塘底面积的20%~30% ,浅水区占池塘底面积的80%~70% 。池塘环沟呈“口”字形,环沟坡度 1∶3 ,沟深 0.8~1.2m ,池塘土质为壤土,池底平整且向出水口一侧倾斜。养殖基地配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池塘外边的排水沟渠深度 1.5m以上,低于池塘内的环沟 0.3~0.7m 。
1.2 试验方法
1.2.1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2.1.1 新建盐碱地池塘压盐洗盐,降低池塘土壤含盐量 垦利区蓝湖度假区大闸蟹养殖基地开发建设于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 月,池塘面积4.3hm2 ,共 130hm 2 ,经检测新建池塘土壤含盐量全部在 0.35% 以上,土壤含盐量较高,不能满足水草种植生长需求,为此,先对池塘压盐洗盐,降低池塘土壤含盐量。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整平池内中央浅水区地面,高低差不超过 5cm ,这样既有利于池塘压盐洗盐节约用水,也有利于以后水草管理。 2017 年 2 月 2 日池塘开始进水,对新建池塘环沟、中央浅水区压盐洗盐。池塘加水至中央浅水区地面10cm 以上,保持 5~7d 后,在夜间排掉当次陈水,接着注入新水,在日出前让新进水体淹没池塘中央浅水区地面 10cm 以上。如此重复进行 3 次,使土壤盐分尽可能多地溶解在水里而被排放带走,达到降低池塘浅水区及环沟土壤含盐量的目的。经检测池塘土壤含盐量均降至0.1%以下,能够满足池塘水草种植生长需要。
1.2.1.2 防逃设施 在池坝上每隔 0.5~1.0m处立一钢管,钢管顶端用铁丝相连,然后将薄膜上沿与铁丝固定,下端埋入土中 20cm 左右。拐弯处呈圆弧状,防逃设施内留出1.0~2.0m 的堤埂,池塘外围用聚乙烯网片包围,网高1.0m ,以利防逃和检查。
1.2.1.3 清塘消毒 10-11月份,黄河口大闸蟹成熟收捕后,及时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淤泥,彻底曝晒池底。翌年春季2月份,用漂白粉和茶粕清塘消毒,池底进水20~30cm ,先用有效氯大于 28% 的漂白粉消毒,使用量 225kg /hm2 ,再用茶粕消毒,使用量为150kg/ hm2 。清塘后进水用规格60目的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及鱼卵进入池塘 。
1.2.1.4 设置“蟹种暂养区”和“水草种植区” 池塘进水前,沿池塘中央浅水区的四周用围网围起来,将池塘环沟与中央浅水区隔离开,设置为“蟹种暂养区”和“水草种植区”。围网的高度在0.5m 以上,网眼大小以扣蟹不能穿过为准,并且上方设置 20cm 的加厚薄膜。将蟹种先放养在池塘环沟内的暂养区,培育到 5 月底 6 月初,待池塘内浅水区中的水草生长和螺蛳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再将蟹种放入大池塘中。
1.2.1.5 种植水草 清塘消毒后,池塘环沟开始进水种植伊乐藻,种植于池塘环沟两边的边坡及沟底,每边种植 2 行,沟底 2 行,行距 50cm ,穴距100cm ,穴株 30~50 棵,以满足黄河口大闸蟹暂养期间生态养殖需求。
池塘中央浅水区种植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种植时间为 4 月底到 5 月初,种植时池塘中央浅水区水位控制在 15cm 左右,其间要设置投饵通道,并且水草种植带与投饵通道平行、交替布置,二者的宽度之比为 2∶1,即10m 宽的水草种植带与 5m 宽的投饵通道。每个水草种植带内各品种的种植面积比例为:轮叶黑藻占40% ;苦草占 30% ;伊乐藻 30% ,布局为 3m 宽的苦草种植带在中间,4m 宽的轮叶黑藻与 3m 宽的伊乐藻分列两边 。种植方法为:
a.轮叶黑藻种植:将轮叶黑藻带根或切成小段种植,长度约15~20cm ,然后像插秧一样,均匀地插入池底,行距50cm ,穴距50cm ,穴株30~50棵。
b. 伊乐藻种植:连根移植,种植时将秧苗根部用少量泥土压住即可,行距 50cm ,穴距 100cm ,穴株 30~50 棵。
c.苦草种植:采用播种法 ,种植时先将苦草籽用水浸泡3~5d ,再将泡软的果实揉碎,把果实里细小的种子搓出来,然后加入约10倍于种子量的细沙壤土,与种子拌匀后播种。播种时要将种子均匀撒开,单位水面播种量6~9kg/ km2 (纯种干重)。
1.2.2 蟹种的选择与放养1.2.2.1 蟹种选择 蟹种来自于本公司培育的黄河口大闸蟹一龄扣蟹,规格整齐,无病害,体质好,活力强,无断肢,无性早熟。
1.2.2.2 蟹种放养 放养时间为3月6-22日,蟹种规格为 100~200只/kg ,密度为 15000~18000只/ hm2 (详见表1 )。
1.2.2.3 套养鳜鱼、鲢、鳙鱼、南美白对虾 为控制池中小杂鱼,提高投喂饲料的利用效率,5 月 18-22 日放养全长 5~7cm 的鳜鱼,放养密度为150尾/hm2 ;同时放养规格8~10尾/kg的鲢、鳙鱼种,放养密度120尾/ hm2 ,滤食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池塘水质;放养淡化好的1.0cm 以上的南美白对虾苗种,放养密度为60000尾/ hm2 ,摄食大闸蟹残饵、池水中的有机质以及浮游生物,提高池塘产出及经济效益(详见表1、表2)。
表12017年黄河口大闸蟹放养、套养以及收获情况统计表
表 22018 年黄河口大闸蟹放养、套养以及收获情况统计表
1.2.3 养成管理
1.2.3.1 水质调控 一是生物调节,在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生态养殖池塘中种植水草、搭配混养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的鲢、鳙与南美白对虾,在养殖 池塘中 形成 一个 “互 利 共 生”的 生 态 系统 ;二是控制水位。 3-4月环沟保持水深0.6m 左右,5月初将环沟加满,保持水深0.8~1.2m , 5月上中旬将池塘水位加至中央滩面以上0.2m 左右,7月上旬后中央滩面保持水深0.5~0.8m ;三是换水。换水的原则是依池水的水温、季节、水质状况和大闸蟹生长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在春季,池塘只添加新水不换水;夏季水温较高时,每5~10d换水1次,每次换水0.2~0.3m ;四是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如投放过氧化钙等)和投放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 EM 菌、乳酸菌等活菌制剂),使用量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017 年 3-10 月,选取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大闸蟹养殖基地二区3号池、三区3号池、四区3号池三口池塘进行水质监测,探究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池塘水质管理与调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池塘水质管理与调节方法,其监测结果见图1-图4 。
图 1 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池塘溶解氧的动态变化
图 2 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池塘氨氮的动态变化
图3 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池塘亚硝酸盐氮的动态变化
图 4 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池塘 pH 的动态变化
从图1 —图4中可见,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生态 养 殖 池 塘 溶 解 氧 的 变 化 范 围 为 3.554~6.049mg/ L,从5 月 17 日到 7 月 6 日逐渐上升,7 月 6 日到 9 月 14 日逐渐下降,之后逐渐升高,峰值为 6.049mg / L ;养殖池塘氨氮浓度变化范围为 0.116~0.472mg / L ,第一个高峰出现在 5 月27 日( 0.467 mg / L ),第二个高峰为 9 月 14 日(0.472mg/ L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养殖生物的代谢物以及剩余饲料;养殖池塘亚硝酸盐的变化范围为 0.008~0.132mg / L , 9月14日前亚硝酸盐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之后较低且变化较小, NO -2 -N 为无机氮中间状态,若无机氮循环过程中 NO -2 -N 浓度升高,则表明水体中氮循环受阻;养殖池水pH的变化范围为 8.274~9.365 ,峰值为9.365 。从3月28日到5月27日pH整体呈上升趋势,由于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池塘所处区域为滨海盐碱地,池塘土壤酸碱度(9.0~9.6 )对池水的 pH 值影响较大。从5月27日到9月 4 日pH整体趋稳且呈下降趋势,养殖池塘残饵、粪便以及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O 2 影响所致。经对比,整个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期间,池塘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 GB11607-89 )的要求,能够满足黄河口大闸蟹的养殖生长需求。
1.2.3.2 饵料投喂 投喂的饵料主要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三种。植物性饵料主要有玉米以及池塘自然生长和移植栽培的水草等;动物性饵料主要有冰鲜鱼、螺蛳等;配合饲料为符合 GB13078和SC1052的规定制成的颗粒饲料。
投饵量及投饵方法:投饵量应视季节、水温、大闸蟹的不同生长阶段来确定。总的分配原则是:6 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 60∶40 , 6 月下旬 -8 月中旬为 50∶50 , 8 月下旬 -10 月中旬为 70∶30 。 3-4 月份日投饲料量控制在蟹体重的 2%~3% , 5-7 月控制在 4%~6% , 8-10 月控制在 7%~8% 。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四看”法,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大闸蟹摄食情况,以此确定每次饵料投喂量。天晴可适当多投,阴雨天则适当少投,池塘透明度大于50cm 时可适当多投,少于 30cm 时应适当少投并及时换水。每日投喂 2 次,时间为6 : 00-7 : 00 点和 18 : 00-19 : 00 点,以傍晚投喂为主,其投饵量占全天的 70% 。坚持每日检查摄食情况,据此适当调整投饵量,投喂的饵料以 4h左右吃完为宜,如在1~2h内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如到第 2 次投喂时尚有剩饵,说明投饵量过多 。
螺蛳放养:螺蛳宜分批投放,清明节前每池塘先投放100~200kg ,然后5-8月每月投放活螺蛳750kg/ hm2 ,全池均匀抛放。
1.2.3.3 水草管理
施肥:垦利区蓝湖度假区大闸蟹养殖基地池塘为新建池塘,底部土壤比较贫瘠,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元素匮乏,需要施肥补充。我们分别于5月28日和6月26日施肥两次,每次每公顷水面施氮、磷、钾有效含量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45kg。
水草割茬:伊乐藻不耐高温,因此,在夏季来临前,即池塘水温达到30 ℃时,一方面要加深池水,另一方面要及时割去过长的伊乐藻,保持藻体距水面30cm ,防止表层水温过高灼伤伊乐藻,造成水草死亡腐败水质 。
清除残草:黄河口大闸蟹喜食苦草下部的白茎,大闸蟹吃剩或咬断的苦草叶片漂浮池塘水面,要及时在池塘下风口清除漂浮的残草,以免破坏水质。
1.2.3.4 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早晨主要是检查池中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当日的投饵量,并打扫食场,创造一个清洁的食物环境;中午主要是测量水温,观察池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是观察大闸蟹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定期检查和加固防逃设施。定期检查池埂有无漏水,进排水口密眼网是否封牢,确保蟹池水位稳定,防止大闸蟹从漏水孔和注排水口逃逸。特别是 7-9月暴风雨多发季节,更应加强检查,严防防逃设施被大风刮倒、池埂被大雨冲坏以及大水漫池等事故,防止大闸蟹逃跑。
坚持每天做好养殖记录。主要包括饵料投放、水质变化、大闸蟹的活动情况和病情等。每天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等,不定期测定池水盐度变化。
1.2.3.5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以生态调控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采取严格清塘消毒、放养健康蟹种、种植水草、移植螺蛳、保持池塘良好水质、投喂新鲜优质饲料等项技术措施。同时定期使用光合细菌、 EM 菌、乳酸菌等活菌制剂调节水质,伴服维生素、免疫多糖等体质增强剂,有效预防了病害的发生。
1.2.4 适时收捕 黄河三角洲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开始收捕,也就是国庆节和中秋节前收捕。两节是黄河口大闸蟹消费高峰期,消费需求量大,市场价格高,能够提高池塘养殖黄河口大闸蟹的经济效益,此时黄河口大闸蟹成熟蟹的比例已达80% 。收捕以地笼张捕为主,灯光诱捕、干塘捕捉为辅,地笼放置时间根据天气和捕捞量适当调整,一般6~8h 。
2 结果
2017 — 2018年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黄河口大闸蟹894.7hm2 ,产蟹1196.41t,平均1338kg/ hm2 ,平均规格140g ,养殖成活率60.6%;产鳜鱼60.69t ,产鲢、鳙 71.38t ,产南美白对虾117.09t 。实现总产值11196.08万元,平均产值125145 元/ hm2 ;实现利润 4796.29 万元,平均利润53610元/ hm2 (详见表1、表2)。
3 结论与分析
3.1 压盐洗盐,破解了滨海盐碱地池塘不能栽植水草的难题
东营市滨海盐碱地土壤属于氯化物盐土,氯化钠约占土壤可溶性盐的80% ,盐土含盐量普遍在6‰以上,植物对土壤含盐量的要求一般为 1‰以下,在如此高含盐量的土壤里种植植物,不仅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而且还会受到氯化钠的单盐毒害,成活率很低。为此,依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通过池塘工程措施,即建设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池塘时,建设配套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加深池塘外边的排水沟渠深度,排水沟渠(也叫排碱沟)深度 1.5m 以上,低于池塘内的环沟 0.3~0.7m ,降低了池塘浅水区及池底的地下水位。压盐洗盐时,对池塘浅水区加注淡水,注入的淡水会渗入池塘浅水区土壤中,土壤中的盐会溶于水中,在粉砂土壤的易渗水性以及水压的作用下,池塘浅水区土壤中溶有土壤盐分的水会渗透到池塘环沟中,然后再渗透到池塘四周的排水渠中去。这样持续不停地向池塘浅水区灌注一段时间淡水,池塘浅水区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渗入到池塘环沟中,再渗透到或排放到池塘四周的排水渠,有效降低池塘浅水区及环沟土壤含盐量,使池底土壤含盐量均降至1‰以下,达到水草种植对土壤含盐量的要求。
3.2 栽植外来水生植物获得成功,突破了制约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程度较高,自然水域水生植物种类贫乏、优势种突出,难以满足池塘养殖黄河口大闸蟹对水草需求。为此,从江苏省移植种植了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并且根据其各自生活习性,合理搭配布局,科学种植,获得成功,并试验总结出种植方法。实践证明,伊乐藻可在本地池塘自然越冬生长,轮叶黑藻和苦草也可在适温季节本地池塘移植种植,其与本地池塘自然生长的菹草、狐尾藻、角果藻、芦苇等可使池塘水面水草覆盖率达到60%左右,完全可以满足池塘生态养殖黄河口大闸蟹的生长、生活需求。
3.3 提前投放蟹种,延长生长期当春季水温回升至 5 ℃ 以上,大闸蟹开始摄食 ,此时便可投放蟹种。以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池塘养殖黄河口大闸蟹蟹种投放时间一般为4月底5月初,水温已达18~20 ℃ ; 2017 —2018年,项目区池塘养殖黄河口大闸蟹蟹种投放时间提前至3月中旬,此时,池塘水温5~8℃ ,蟹种入池适应新环境后,随着水温的提升开始摄食生长。与以往相比,提前投放蟹种,相对延长了 40~50d的生长期,为池塘养殖黄河口大闸蟹提高规格和产量,赢得了时间。
3.4 选用定点繁育的大规格亲本苗培育的大规格黄河口大闸蟹良种
黄河口大闸蟹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名贵水产品,其既有长江水系大闸蟹的个大特性,又有辽河水系大闸蟹的早熟特性,成品能够赶在中秋和国庆节水产品消费高峰期上市,市场差异性效益突出。为确保养殖黄河口大闸蟹品系的纯正,公司每年挑选一定量的 175g /只以上的黄河口大闸蟹雌蟹和 225g /只以上的雄蟹作亲本,选择江苏省射阳县设施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大闸蟹土池生态育苗场定点繁育大规格亲本蟹苗,然后在本公司的养殖基地培育成大规格黄河口大闸蟹优良蟹种。选用规格为100~200只/kg的大规格蟹种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平均规格达到140g/只,最大个体达310g/只,池塘养殖成活率达60.6% 。
3.5 建立黄河口大闸蟹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模式,生产出优质绿色有机食品2017 年鳜鱼、鲢、鳙产值 3870 元/ hm2 ,效益3495元/ hm2 ,2018年鳜鱼、鲢、鳙、南美白对虾产值 13005 元/ hm2 ,效益 11490 元/hm2 ,实现了提高养殖池塘经济效益的目的。 2017 年 11 月 19日委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对收捕的商品黄河口大闸的蟹膏和蟹肉进行了抽检分析,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有机食品和出口商品大闸蟹的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