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到病毒、弧菌及虾池老化等种种因素干扰,各种虾类养殖育成率一蹶不振,澳洲淡水龙虾又受到养殖户的关注。由于该虾具有互相攻击及残杀的特性,种苗数量少、价格高,所以苗种投入是养殖最大的成本。目前国内的虾苗繁殖技术仍然无法突破育成率低的问题,虾苗95%必须依靠从台湾省进口。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龙虾食用需求日益增加,澳洲淡水龙虾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鲜嫩的肉质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澳洲淡水龙虾俗称“小青龙”,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本文介绍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嶂下村引进红螯螯虾进行苗种繁殖和成虾养殖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 池塘要求和条件准备池塘选择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绿地美生态农业公司水产养殖基地。东源县境内(含新丰江水库)水域面积3.6万公顷,其中宜渔面积3万公顷,拥有库容139亿米3的新丰江(万绿湖)的优质水,且拥有年均流量82.3亿米3的东江水,为淡水龙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该基地远离污染源、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地面开阔,池塘按照长宽比3∶1,面积10亩/个,总试验面积为20亩,池埂上设有防逃墙,并设有倒檐结构,以防老鼠、青蛙等敌害生物进入和虾逃走。水深控制1.5米,pH控制在7.6~8.2,硬度700~800毫克/升,进出水系统分开,设有40目的防逃网。
投放虾苗前进行种草工作,主要选种轮叶黑藻。种草工作之前,将池塘水位加至10厘米,每亩用5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种草面积宜达到全池一半。放苗前7天用育藻膏培育水体菌相和藻相。
2. 人工繁殖红螯螯虾一年可多次产卵,温度是重要指标,其后白昼的长短对其繁殖有一定的影响。当水温由20℃开始升温,则逐渐发生交配、产卵现象。
(1)亲虾的选择
要求选择活力强、附肢完整、躯体光滑、无附着物和病害的成虾作亲虾。为了取得较高的繁殖力,要选择体长在9厘米以上、成熟度好的、有较大产卵力的大螯虾,此外还要按规格大小分组,并选择与之相配的雄虾。雌雄比例以2∶1较为合适。
(2)亲虾的饲养管理
①放养数量。不宜超过5尾/米2。本场用对虾颗粒饲料(粉料),加入鱼粉、蔬菜以及含有维生素C等配料,傍晚投喂为主。保持水体pH值为7~8,亚硝酸氮0.1毫克/升,盐度不要长期超过1,另外须检查温度、溶氧、透明度等多项指标,定期换水。
②产卵孵化。保持水体溶氧6.5毫克/升左右,温度25℃左右,保持安静环境,避免惊吓抱卵亲虾,否则会导致卵受损。保证卵有充足氧气以及避免污物附着,一旦污物沉积过多,可采取虹吸排污法或者流水集污法排出。
(3)养殖管理与捕捞
①饵料投喂:目前尚无澳洲淡水龙虾专用配合饲料,本场主要投喂的是含34%蛋白质的对虾粉料、生南瓜、蔬菜等,采用动物性饵料结合植物性饵料投喂(高温季节,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从养殖中期开始逐步转向植物性饵料投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控制投喂量,体长5厘米以下、日投量为体重的10%,体长5~10厘米、日投量为体重8%,体长大于10厘米、投喂量为5%。清晨与傍晚投喂比例为2∶8。
②日常管理:水池保持1米水位,每月加注一次新水,注意水体pH值和硬度,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做好防逃设施检查。清除池塘中蛙卵、水蛇等敌害生物。检查虾是否染病或者死亡,应及时对症下药处理。
3. 病害防治该虾抗病力强,防治工作要以防为主。下塘前做好池塘清塘工作,虾苗采用3%左右浓度的盐水浸泡。平时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体溶氧充足,维持水环境的良好稳定。投喂要注意不过量,饵料要营养全面,无变质。目前该虾常见病为寄生虫,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泼洒或挂袋将其去除。
4. 捕捞运输该虾养殖6个月后,规格达到150尾/只以上时即可上市,采用虾笼张捕捕捞。该虾可用长、宽、高80厘米×60厘米×40厘米的泡沫箱,一次可运输15千克成虾,装箱时一层水草、一层虾,高温天气泡沫箱内置冰袋,使箱内温度控制在14℃上下。
二、结果
按照本文描述的放养规格、养殖模式等情况,当年年底便可全池捕捞收成,捕捞时在池塘出水口放置过滤网,打开出水口,至池塘排干水,直接捕捞。根据笔者在东源县绿地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基地20亩池塘的养殖实际,2016年4月5日投苗至2016年10月10日捕获的数据与效益分析结果。养殖示范场澳洲淡水龙虾规格为130克/尾以上,能保持养殖成活率为89.7%以上,平均亩产408.1千克,按照该虾苗种价格为2元/尾,价格可达130元/千克。因该批为第一批试养,亲虾培育进行繁殖后,示范场可以自繁自育,大大减少了苗种成本。
三、分析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澳洲淡水龙虾在河源市进行推广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目前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业受到虾苗供应量少、价格高、养殖周期短、流通销售环节还不够完善的限制。笔者觉得还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推进和改进繁殖孵化技术,保证自繁、自育、自养,增加虾苗产量与育成率,大大降低养殖成本。②完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模式研究和专用饲料研究,达到最优化养殖水平,延长养殖周期,提升养殖效率。③积极培育市场,可比照阳澄湖大闸蟹和万绿湖有机鳙鱼等开发推广模式,促进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
戴远棠(广东东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