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午后,葡萄园里芳香浓郁。初见周象志,他戴着草帽哼着小曲儿,正在大棚中给葡萄修剪着枝叶。
“下午没有人来,摘葡萄的人都赶在上午来,最好是一大早,那会儿的果肉清爽、脆甜。”在大棚外,记者看到一个个摞起来的装葡萄的箱子,“这是今天来拉葡萄的商贩放在这里‘排队’用的,这样明天就不用一大早赶过来了,有些离着远的都凌晨3点多过来。”今年54岁的周象志是土生土长的胶北西丰家村人,5年前,他围起了3亩土地,盖起两个大棚种葡萄。在胶北街道,种葡萄的人很多,周象志家的葡萄园种植时间不长,规模也不算大,周象志的葡萄园怎样脱颖而出的呢?
2015年,原本从事建筑工作的周象志因一次意外伤到手指,不便再外出工作,便将主意打到他最熟悉的土地上来,看到其他村民都靠种植果树致富,他也决定转行种植葡萄,那年他投资了三万元在村里盖起了大棚,并到烟台学习技术,风风火火的投入到葡萄的种植中去。第一年接触,他十分小心认真,每天还要去棚内查看葡萄长势,有时候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在大棚外面的小屋里,灌溉的用水也十分讲究,他借用朋友的家井水,井深200多米,保证水质纯净无污染。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一年以后周象志两个大棚里的葡萄就给他带来七万多元的收入,这比起之前的建筑工作收入多多了,而且更安全。周象志感觉这样的生活既充实又安逸,决定继续将葡萄园好好经营打理下去。
看到周象志的葡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共同做建筑工作的两个弟弟周象家和周象雨也有些心动,二人一起找大哥“取经”,也想和大哥一起转行种葡萄。大哥周象志听到两个弟弟的想法后十分开心,并且全力支持,帮助二人一起盖起大棚,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春秋剪枝、杀菌,冬天重新修理、加固大棚,不定期的人工除草和追肥,一年四季,兄弟二人紧跟大哥的脚步不闲着。三兄弟一起努力,每年葡萄园都能带来十几万收入。
近些年,周象家、周象雨两家的葡萄园效益很好,并注册成立了琴通葡萄种植园,在规模和采摘人流量上都超年过了周象志的葡萄园。这位被两个弟弟“后来者居上”的老大哥,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勤劳、朴实的大哥周象志给两个弟弟起到了很好地模范带头作用,兄弟三人团结一致,把全部的心血精力都扑在葡萄种植上,互相交流、探讨学习种植技术,有时也一起切磋一下种植成果。有了客户,互相介绍,有了创新的技术或心得也不藏着掖着,拿出来大家一块实践,共同进步。
“有这么一个好大哥,我们除了感谢就是感动,一定得把葡萄园好好经营下去,对得起大哥对我们的付出。”周家两兄弟说。
村里人说:“俺们村种葡萄的不少,像周象志家兄弟几个一块种的可真没有,这个大哥带头带的好,现在仨兄弟每年收益都不错。”
“我们最开始想找一家长期合作的葡萄园,经朋友介绍知道了周象志,听说了他带领兄弟俩一起创业的事迹觉着很感动也很励志,周老板给的价钱也公道,亲自品尝后,也觉着口感很好,都是优质的品种,这几年一直在他家进货,现在夏天,葡萄销的很快,我们差不多每天凌晨四点就要去一次,少说每次都批一百多斤葡萄。”周象志家的老客户李峰、魏莹夫妇对记者说。
今年,周家的三个葡萄园内依旧硕果累累,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看到他们俩做的这么好,我心里高兴!”周象志说。周家兄弟三人靠着自己的团结努力,勤劳致富,在西丰家村这片土地上开辟出一条幸福的小康之路!
图/文/制作:于园园 臧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