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天刚蒙蒙亮,家住太平镇太平村的窦国文和几位邻居就来到馒头房里,和面、揉面、做馒头,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这样的日子,他们已经经历了大半年,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家馒头房线上线下都经营得格外红火,成了当地的“网红”馒头房。窦国文心中有一个梦想,不仅要带领乡亲们致富,还要把家乡的味道带到更远的地方。
传承传统老工艺 老面肥面食受青睐
窦国文的馒头房名叫“千层馒头房”,坐落于太平镇太沙路。与普通馒头房不一样,“千层馒头房”保留了传统的老面肥工艺加工面食,还雇佣了本村十多位阿姨,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受到了顾客的普遍欢迎。
老面肥面食是有别于酵母面食的一种面食,在太平镇地区十分流行,即用老面作为发酵物发面蒸制的馒头、花卷等面食。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加之制作老面肥面食程序繁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发面时间更短的酵母制作面食。窦国文了解到一些顾客还是喜欢老面肥面食的口感和味道的,便瞅准了这一商机,开起了“千层馒头房”,将老手艺与新设备结合起来,走上了时代的快车道。
虽说馒头房用的是老面肥制作面食的工艺,但是和面、轧面、揪剂、醒发、蒸制都是机械化的。和面也按照季节变化调整水温、水量及兑入食用碱的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在窗明几净的现代化馒头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十多位阿姨正有序地忙碌着。经过一个小时的等待,馒头终于出锅了,在热气的包裹中,一个个“大块头”被“装点”上红色的图案,整齐码放在案板上。阿姨们喜笑颜开,扑鼻而来的香气渲染出浓浓的幸福味,也寄托了村民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景。“没想到自己在家里蒸馒头的日常家务成了现在挣钱的手艺。我们每天走着就到店里了,不耽误照顾家人,每天还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就上了班。”一位阿姨一边揉着面一边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老工艺搭上互联网快车
馒头房面食供不应求
因为传承老工艺,且原料面粉上乘,揉制出来的馒头、花卷等表面油亮,面香味浓郁,“千层馒头房”的生意越来越好。窦国文在做好零售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新业务,把大白馒头送进了市区的多家大型商超。同时,他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起了直播和网店。通过直播,顾客们可以亲眼看到馒头的制作过程,吃起来更放心。开直播没多久,窦国文的“千层馒头房”每天线上平台都有100多单的销售量,馒头房的面食开始供不应求。
为了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窦国文又购入了新设备。近期,他正忙着安装调试新设备,以便扩大生产规模。窦国文说:“新设备投用后,我将再招10多位本村村民,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