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1日讯(记者 蔡彬)广西上林县木山乡那良村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鱼渔双授”的方式,力促农民素质提升,带领贫困群众通过养殖竹鼠走上脱贫致富路。
养殖创业
“门外汉”变成“土专家”
近日,记者在木山乡那良村旧良庄的上林县振良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残疾人卢东建正忙着给竹鼠喂食,干净整洁的鼠房里,一只只毛茸茸、胖嘟嘟的竹鼠酣畅地啃食着甘蔗。
因一次意外车祸,卢东建的右脚留下了终身残疾,但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依然想通过努力劳作实现美好生活。2015年,他决定自主创业,养殖竹鼠。
当时的旧良庄正在大力发展竹鼠养殖,在驻村第一书记宋运行的帮助下,全庄9户贫困户每户免费领到2对鼠种。了解到卢东建有意向养殖竹鼠后,宋运行找到了他,动员他成立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走养殖致富之路,并帮他申请到6000元的项目启动资金。2015年4月,卢东建在宋运行的帮扶下,成立了上林县振良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领贫困群众养殖竹鼠发家致富。
养殖初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竹鼠种苗经常死亡,不到半年就死了将近一半。一时的困难,并没有让卢东建退缩。他通过潜心钻研,上网学习,仔细观察,很快掌握了竹鼠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成活率大幅提升,他也从一个养殖竹鼠的“门外汉”变成“土专家”。
苦尽甘来
竹鼠供不应求
“竹鼠又叫竹根鼠、冬毛老鼠,一年可以产下6到12只幼崽。一只竹鼠从出生到出栏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按照现在稳定的市场收购价,一只竹鼠带来的纯收益可超过200元,而养殖成本则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而降低。”卢东建捉起一只胖乎乎的竹鼠,笑着向记者介绍道。
卢东建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建一个鼠池的成本是100元左右,每个鼠池可以养2只竹鼠,养到8个月便可以出栏,有250元的收入,减去成本还余出150元的利润,第一年利润是150元,以后就不需要扣除成本,每年就是250元的纯利润。
卢东建说,2017年合作社共出栏竹鼠种苗200多只,鼠种100多只,加工竹鼠100多只,销售额6万多元。目前竹鼠存栏800多只。成鼠出栏后市场售价约为每公斤100元,现在他养殖的竹鼠主要销往广东、湖南、福建、贵州等地,供不应求。
致富不忘本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合作社的竹鼠养殖逐渐进入正轨后,卢东建鼓励村民参与养殖,并为他们免费传授技术和提供售后服务、养殖竹鼠信息,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目前全村已有16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养殖竹鼠,其中4户是残疾贫困户。
“现在竹鼠的市场需求量很大,‘钱景’可观。下一步合作社将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竹鼠养殖。”卢东建信心满满地介绍自己的计划。
卢东建的上林县振良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上林县在养殖产业化发展道路上积极探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上林县鼓励年轻创业主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抱团发展、以强带弱,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市场共享,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