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的通村公路上,抬头看到山坡上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挂满枝头,连片的山茱萸一片火红。时下正值山茱萸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
走进村口,道路旁、房屋前一棵棵枝繁叶茂、挂满红彤彤果子的山茱萸树映入眼帘。虽然已到初冬,但不少村民天刚亮就开始忙碌着,在自己家中烘干、晾晒山茱萸。村民们的院落几乎都晒着成堆的山萸肉皮,成为了秋天一道别样的风景。
今年58岁的段茂峰,是山茱萸种植大户,连日来,每天都在忙着摘“枣”、剥皮、晾晒……格外忙碌的他,望着摊晒日渐增多的满院枣皮,脸上乐开了花。“今年果子稠,产量要比去年高多了。”段茂峰兴奋地说,枣皮回家烘干后有人上门来收,有的卖到镇上加工厂,销路完全不用愁,这果子简直就是他们家的摇钱树!
沙窝村地处山区,气温较低,特别适宜种植山茱萸。山茱萸系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成熟的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萸肉。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具有治腰痛,祛风寒等独特功效。“山茱萸不仅能当药材卖,还可以做成果酒和饮料,味道好且养生。自退耕还林后,全村都种上了山茱萸,今年价格比较好,一公斤能卖到55元至65元。”沙窝村村支书肖裕斌说。
每年此时也是收购商吴喜宏最忙碌的时候。吴喜宏是沙窝村较早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人,他主要是把从村民手中收购来的山茱萸等药材通过抖音等平台销往各地,交易量逐年不断上升。常年和山茱萸等药材打交道,他见证了全村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交易市场的壮大。
“我这里忙的时候每天都要雇上2到3个工人,他们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在这干活装车,一天能挣150块钱左右,像这样的场景得持续近2个月。”吴喜宏说。
如今,全村都种上了山茱萸,6500亩的“红果果”成为了群众致富的“金豆豆”。
沙窝村只是该县种植山茱萸的一个缩影。作为山茱萸的最佳适生地之一,全县种植面积10万余亩,常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占全国市场的六分之一,被称作“中国山茱萸之乡”。目前,县上通过不断培育延伸山茱萸产业链,大力开展“食药同源”试点工作,已投产山茱萸植物气泡饮、山茱萸酒、山茱萸酵素、山茱萸果脯等系列产品,让山茱萸迸发出新活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产业”,预计今年全县山茱萸干品产量达1200吨,产值达6000多万元,惠及群众2.3万人,人均增收26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