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黄佳 文/图
8月,西华县址坊镇陈村8亩无花果种植基地里,无花果正值采摘季节,放眼望去,绿叶田田,硕果满枝,这片无花果种植基地是张顺启心目中的“致富基地”。
在土地里寻找新梦想
一米七的个子,清瘦朴实,51岁的张顺启是土生土长的址坊镇陈村人。年轻时他有梦想,有热情、爱学习,喜欢研究新生事物,2006年在周口科技市场开了一家电脑销售公司,赶上互联网的红利时代,在9年内积淀了人生第一桶创业资金,成了村民口中那个有本事的年轻人。
“2014年,公司销售业绩就开始急剧下滑,到了2015年基本做不下去了。”张顺启说,树挪死,人挪活,必须寻求新的创业模式!当年,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齐刷刷地奔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寻求新的出路,村里耕地大面积无人种植。本来自己就是农村人,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张顺启思考,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日渐式微,新型农业经营如晨日东起,在外地,农业注入观光、休闲、体验等现代化元素,前景一片大好。
2015年,张顺启做出大胆决定:承包村里200亩耕地,动员村民张红义、张建广6人一起成立西华县址坊镇沙颖种植专业合作社。7个中年人,有着同样致富的愿景,依靠勤劳智慧逐梦前行。
无花果里的致富梦
最早,张顺启有自己的规划和设想:先辟出20亩地种植苹果树、20亩地种植杏树、20亩地种植梨树、20亩地种植桃树,其余的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因为那个时候种植经验、管理技术、销售渠道都是一片空白,摸着石头过河,算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张顺启说,关于种植无花果,是个偶然。自己的一个朋友经常从山东网购无花果,那种果子又大又红,朋友却总抱怨口感差点,这是因为网购的无花果7成熟的时候就要采摘,加之一路颠簸,从采摘到运输,最后到客户手里至少也得3天。
张顺启是个有心人,他上网查资料、看书得知无花果有味甘平,无毒,主开胃,止泻痢,治五痔、咽喉痛的功效,除此,无花果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氨基酸的含量位居各类水果之首。
讷于言而敏于行。2015年下半年,他跑到国内无花果主栽品种的主要发源地——山东省嘉祥县实地考察,对无花果的品种、产量、经济效益等综合比对后,当即订了8亩地的“波姬红”“布兰瑞克”无花果苗子。“对这8亩地的无花果苗子像照顾孩子一样。”张顺启说,无论哪种果树再省心,对于第一次缺乏种植经验的人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张顺启介绍,2016年3月份,种下无花果苗,7月份结果后,成群结对的鸟来地里吃,基本无收;2017年7月份又遭遇持续的阴雨天气,8亩地的无花果全烂在了地里。有了2年的经验后,第三个年头,他加装了防鸟网,并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有雨就提前采摘快成熟的果子。那一年,8千多斤无花果安然无恙。“无论干什么,即使是种田,你也得学会思考,以不变应万变。”张顺启的种植的“哲学”,跟他爱学习密切相关。
由于“波姬红”“布兰瑞克”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口感好,8千多斤无花果经朋友、客户口碑相传后迅速被抢购一空。
“鲜果的最大问题就是储存!”张顺启说,2020年,无花果遭遇销售瓶颈,这让他想到了深加工,当即,他从广州引进一台电烤箱,采摘、消毒、切片、烘烤,经过12个小时的烘烤,鲜果变果干,售价从鲜果15元一斤提高到50元每斤。
延伸产业链前景更美好
对于未来的畅想,张顺启说:“‘种植+深加工’必定是未来的路子,产业链可以延伸至无花果果酒、饮料、茶片等,这样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自己是一个农民,自己好了,让乡亲们都好是我的梦想。”尽管遇到政策不熟、融资不易等一些困难,张顺启在一步步努力。
在张顺启无花果种植基地里工作的6名村民80%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天50元至100元工资,小小无花果带给了村民希望与憧憬。
贫困户张法林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自从在无花果种植基地工作后,他每天都有工资收入,有了“底气”的他正琢磨着明年把自家的院墙翻修一遍。
“我现在专门辟出20亩地培育无花果苗,相信未来能让更多的村民也能种植无花果,争取把无花果种植打造成当地的支柱产业。”张顺启憧憬,走这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一定会托起村民们的脱贫致富梦,打开一扇增收的新大门。
与此同时,张顺启又想出辅助无花果种植基地新的业态——“采摘+观光+饮食”增值模式,让人回归自然、生火做饭,享受田园之乐,体验劳动和收获乐趣!张顺启介绍,去年、今年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这里还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被周口市农业局授予“2018年度市级示范单位”,被西华县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登记评定委员会授予“体验型一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展望未来,张顺启的目光放得更长远:“培育优质无花果产品,打造有机食品品牌,拓展就业和消费渠道,形成生产、加工、服务产业化和品牌化……”
新希望播种在沃野田间,新型农业孕育在美丽村落,乡村振兴和致富梦想画卷正在西华县址坊镇陈村徐徐展开。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