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赖晓葳、刘文彬报道:蚂蚱,是蝗虫的别名,为药食两用昆虫,以植物叶片为食,是农作物的大敌,也是农户深恶痛绝的昆虫之一。可安远塘村乡的尧在珍偏偏选择养殖它,并靠它实现致富。
走进他的蚂蚱养殖基地,可以看到,约2米高的蚂蚱大棚全部使用透气的纱网和塑料膜建造,出入口处装有两扇纱网门,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型蚊帐。在大棚里,手指粗的蚂蚱四处蹦跶,耳边尽是“沙沙沙”的扑腾声,随处一脚踩下去,都能惊起一片黑压压的蚂蚱。
尧在珍一边给他的“致富宝”蚂蚱喂食玉米草,一边高兴地介绍:“我总共养殖了5个拱棚,一年能养5茬,一般45天能养成养蚂蚱,这些蚂蚱全是吃玉米草,个头大,蛋白质高,营养丰富,属于绿色无公害食品。目前主要是以抖音平台销售为主,一年的纯收入约15万元”。
在养殖蚂蚱前的尧在珍曾经做过卤味、家具、雕刻,但是最终选择回乡养殖繁殖率高、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蚂蚱。2021年下半年,有了想法后到福建、山东、云南等地学习养殖技术,将技术带回塘村乡。创业成功后,不忘带领周边村民一起致富,聘请脱贫户在大棚里喂养蚂蚱和清理蚂蚱吃剩的食物残留物,工作轻松,又离家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一份收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尧在珍不仅将养殖技术传授给本乡村民,还将技术带给了周边乡镇、周边县域。
曾经人们印象中闹蝗灾的蚂蚱,不仅“蹦”上了餐桌,“蹦”进了市场,也“蹦”出了致富的新路子。下一步塘村乡党委、政府将借助养殖政策进一步为其扩大生产,扩宽销售途径,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