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22日电题:文艺老蜂农·蜗牛梦想家·鸵鸟司令——三代农人的特色养殖故事
新华社记者陈柱佐、胡晨欢
“40后”文艺老蜂农、“70后”蜗牛梦想家、“00后”鸵鸟司令……近日,记者走访江西新余、吉安、赣州三地,看各地如何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小标题)“40后”文艺老蜂农的甜蜜事业
清晨,在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乡,检查完蜂箱状况的傅志明坐在树荫下,和着蜜蜂嗡嗡的“伴奏”哼唱山歌。
傅志明今年77岁,养了50多年蜂的他总是放不下自己的蜜蜂。“每年到了采蜜时节,几乎隔一两个月我就要转运蜜蜂到周边的果园基地和山里采蜜。”傅志明说。
“今年收获6000多斤蜂蜜,比去年增加2000多斤。”傅志明说,除了面向新老顾客零售,还会有制药厂等企业来收购蜂蜜,今年腰包又能像往年一样鼓起来。
2013年,儿子傅小林考虑到父亲日渐年迈,回到家里与父亲一起养蜂。傅小林介绍,在掌握养蜂技术后,他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在销售经营上有了不少突破。
随着儿子逐渐接过“接力棒”,喜欢文艺的傅志明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到唱山歌、弹电子琴的爱好中。
在南安乡举办的“村晚”上,傅志明弹奏起熟悉的旋律:“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小标题)“70后”蜗牛梦想家带头致富
这个月,在长三角一些城市的餐厅里,食客已经吃到了由王升民养殖的白玉蜗牛制作成的美味佳肴。
“第一批8000斤白玉蜗牛已于9月初上市,由浙江嘉兴的一家食品公司收购用于食品加工。”吉安市吉安县固江镇谷塘村白玉蜗牛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升民说,剩余批次将于11月和明年1月上市,上市总量预计达10万斤,利润100余万元。
走进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只只拇指大小的白玉蜗牛在菜地里爬行。“这个约50亩的养殖基地由闲置蔬菜大棚改造而成,今年6月引进30万只白玉蜗牛,现在数量增加到170多万只。”王升民说,它们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每只达35克至40克重时便可上市出售。
谷塘村白玉蜗牛养殖基地是当地为发展富民产业打造的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基地。据介绍,这个基地将通过吸纳脱贫户入股、务工等方式,引导一批有意向的农户参与养殖,预计人均年收入可增加约2万元。
“我生于1976年,现在正是干事的年纪,有时看蜗牛背着壳一步步往前爬,觉得自己创业仍要继续努力。”王升民说,现在国内白玉蜗牛市场还未成熟,但其综合利用价值高,自己将带动乡邻在这片“蓝海”里继续开拓,让大家过得越来越好。
(小标题)“00后”鸵鸟司令的养殖经
“今天分享鸵鸟养殖经验,大家也可以下单两斤鸵鸟肉尝尝鲜。”在赣州市会昌县,吴锦彪正骑在鸵鸟背上直播,引得不少路人纷纷驻足。
这位谈起鸵鸟头头是道的小伙今年20岁,3年前从中专毕业没多久,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回到家乡庄口镇办起鸵鸟养殖合作社。吴锦彪说,鸵鸟从最初的50只到现在出栏量1000多只,他的养殖经验越来越丰富。
找准方法,事半功倍。周围几乎没有人懂鸵鸟养殖技术,他便去外地养殖场学习。出栏的鸵鸟没有销路,他背上鸵鸟肉前往县城,到餐馆推销。客源逐渐稳定后,他向线上发力,开网店、做直播,招揽更多省内外客源。
“吴锦彪的产业做大后,还带动当地40余户村民一起养鸵鸟,并在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提供支持。”庄口镇大陂村驻村干部郑小华说,村民亲切地称吴锦彪为“鸵鸟司令”。
“去年产值突破200万元。”吴锦彪说,他会不断调整养殖和营销策略,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