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文/湖南日报记者 马俊达
返乡天地广阔,创业大有可为。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推进,我省农村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各地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完善服务体系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返乡发展,他们带着资金、项目,运用所学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积极助力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近些年来,“返乡创业一人 带动致富一方”的图景已在我省51个贫困县形成,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村正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土、企业家致富不忘乡情的理想投资地、大学生耕耘梦想的广阔天地,敢于拼搏的他们不仅自己勤劳致富,更成为了助推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4月28日,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新枧水村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熊子阳在给鸡喂食。他2018年返乡创业,带动全村150户(其中76户贫困户)参与养鸡,户均年增加纯收入5000元。湖南日报记者 刘建光 摄
▲4月30日,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蓬瀛村,袁能斌(左)在村级电子商务平台整理特色农产品。该村种植七彩椒220亩,产值400万元,带动蓬瀛村9户35人,汀坪乡其他村20多户70多人种植。袁能斌2015年从深圳返乡创业在蓬瀛村成立兴辉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部按合同回收。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5月2日早上,杨正邦、施兰珍夫妇在为山货集市营业做准备。两人在外务工多年,分别于2017年、2015年回乡创业,于2017年,开办的阿雅农家乐营业。2019年又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新吊脚楼,开办民宿。湖南日报记者 刘建光 摄
▲5月20日,新化县科头乡汝溪村,王丽云冒雨采摘桑葚。曾在浙江打工的王丽云看准了桑果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毅然回乡创业,2015年,成立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创立昭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末,公司产值达2300万元,帮助2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刘新山 摄
▲6月2日,龙山县召市镇瓦房沟村,产业大户向顺在耕地。5年前,向顺返乡创业,流转690亩土地,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等。2018年,他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年纯收入达30余万元。合作社每年聘请贫困户用工300多人次。曾祥辉 摄
▲4月25日,泸溪县武溪镇红岩村,养蜂能手张珍妹在管护蜂箱。张珍妹于2014年回乡创业,陆续投资10万余元成立蜜蜂养殖基地,已发展到蜜蜂66箱,实现年收入近10万元。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通讯员 唐正海 摄影报道
▲5月15日,慈利县象市镇白洋村,张魁展示他养殖的青鱼。2018年,该县在白洋村发展水产养殖项目,吸引就读畜牧水产专业的90后大学生张魁返乡创业,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42人入股分红。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通讯员 吴光辉 摄影报道
▲5月13日,洞囗县古楼乡古楼村,村民肖奇山(左)在制作手工茶。2015年,肖奇山放弃在广东外企的高薪工作回乡创业,成立了古楼奇山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包括33户贫困户在内的100多户村民发展茶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滕治中 摄
▲4月16日,邵阳县罗城乡保和村扶贫车间,刘志良(右)在检查产品的质量。刘志良去年10月返乡创业,开设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帮助了3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员工平均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4月25日,新宁县金石镇石云村,廖世平在记录和测量黄精长势。2015年,廖世平返乡成立万青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300多亩,带动20多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实现户均年增收10万余元。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4月29日,溆浦县小横垅乡罗丰村,奉初行抱着自己厂生产的皂花合影。他2013年回乡创业。目前他创办的扶贫车间和加工点已解决200多名人员就业。湖南日报记者 辜鹏博 摄
▲4月16日,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返乡创业青年吴颖(右)在加工红薯粉。去年,吴颖投资40余万元创办的“薯思缘”红薯粉加工厂,带动村里11人就业,其中贫困村民6人。湖南日报记者 傅聪 摄
▲4月15日,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扶贫车间,返乡创业的酿酒能手谭绍鲜(右一)在指导贫困村民酿酒。该扶贫车间于2019年7月成立,采用订单模式酿酒销售,目前年产值达300万元,吸纳30名贫困村民就业。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6月2日,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寨上村,殷生连(右)在为黑老虎果实疏花剪枝。2016年,长期在广东打工的殷生连筹资近60万元回村办起了集水果种植和蜜蜂、黄牛、鸡鸭养殖于一体的家庭农场,带动40余名当地农户就近就业。刘强 董从文 摄影报道
▲6月2日,新田县新隆镇山田湾村,水果种植大户郑志强在给黄金奈李套袋。2016年,在广东从事建筑行业的郑志强返乡创业,承包荒山、荒土230余亩,先后投入160万元种植黄桃、黄金奈李果木树,成立山田湾水果种植合作社,聘请村里20余名贫困户管理果树。刘贵雄 何新瑞 摄影报道
▲6月2日,隆回县荷田乡三合村养殖户谭显尾在喂牛。2017年谭显尾从深圳返乡,通过村委会推选,参加了2017年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技术型”培训班。回村后,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创办了养猪场,2019年喂猪90头、牛10头、羊8只,年收入3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开办养猪场6个,目前总共养猪560头。罗理力 罗巧超 摄影报道
▲4月30日,永顺县首车镇龙珠村养殖户向亚龙在喂食山羊。在外打工的向亚龙发现城里人非常喜欢农村的绿色产品,于是他回村发展黄牛养殖、散养土鸡,目前已养殖100多只山羊,养蜂80多箱,年收入30多万元。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通讯员 任广宝 摄影报道
▲5月8日,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向黎黎在更新个人销售网站,为接下来的水果销售旺季做准备。2010年,她从长沙环保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便放弃了到大城市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用所学的知识为乡亲们打开销路,助力水果产业发展。湖南日报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3月31日晚,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傍海组,石远博在观察新鲜茶叶杀青的情况。“95后”石远博去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今年,他与同学龙柄森贷款15万元,成立了鼎盛茶业加工厂,决心干出一番事业。湖南日报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6月2日,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江石村,江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荣久带领群众给香蜜瓜幼苗固定生长支架。张荣久前些年一直在深圳从事蔬菜批发工作,年收入达70余万元。2015年,他返回家乡,创办了江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时令蔬菜和瓜果的种植。5年来,他累计流转土地近1000亩,带动200多当地贫困群众通过务工稳定增收脱贫。严钦龙 吴波 摄影报道
有志青年返乡创业
广袤大地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