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靖西10月13日讯(通讯员 陆强 方言)走进靖西市禄峒镇大院村,除了乡村特有的鸡鸣和狗叫,人们还时常听到“咕咕咕”声,这是什么声音?

寻声望去,村委大院后的山坡上成群结队的火鸡,在养殖场里齐声鸣叫着,那红蓝相间的鸡冠,瞬间膨起的羽毛和扇尾,仿佛秋天里歌颂丰收的舞蹈演员。

有人说火鸡养殖不稀奇,但在靖西,规模化养殖火鸡是很少有的。因市场空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院村驻村第一书记覃福强告诉笔者:“这个火鸡养殖项目最初是由村里一群毕业回乡的大学生提出来的,年轻人有干劲,火鸡销售渠道也在慢慢拓宽,大家都很支持。”覃福强拉着村支书经常过来帮忙,为有意向发展火鸡养殖的贫困户宣传小额信贷扶贫政策。

大院村火鸡养殖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并成立了大瑞平畜禽养殖合作社,引进贝蒂娜火鸡幼苗进行培育,实行统一防疫、统一消毒,4周左右可由签约养殖户按照统一饲养标准分到各户饲养,待4-6个月出栏后由公司统一回购进行销售。目前大院村火鸡殖场常年存栏火鸡20000羽,年出栏火鸡达到10万羽。

贫困户杨氏提之前在家中种玉米和稻谷,年收入不到5000元,听说村里养起了火鸡,她就与其他6户贫困户一起过来打工。起初她还怕火鸡啄人,后来发现养火鸡跟家里的鸡、鸭没什么区别。让她高兴的是,在这打工,每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在家照顾老人。

“把村里空余的场地出租发展火鸡养殖项目后,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能够增加8000元,目前,村里共有5户养殖户签约养殖,带动7户贫困户就业,周边平江村、农贡村、小瑞村等地养殖户也过来参观学习,不断加入到规模养殖火鸡的行列中。”覃福强说。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火鸡养殖项目还带动龙临、渠洋等乡镇农户20多户,村集体合作3户参与养殖。按照集中饲养一千羽,出栏存活率80%计算,一批能有1.6万元收入。部分散户养殖的火鸡,按照市场价25元一斤出售,单只公火鸡也能卖到240-260元。

在当地党委、政府以及靖西市扶贫办的帮助下,大院村火鸡养殖项目申请的扶贫农产品认证正在有序展开,线下餐饮、批发、零售以及线上电商平台等多渠道销售模式拓宽后,小小火鸡将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奔康之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