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是湖南省沅江市茶盘洲镇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伢子,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南下广东创业,小有成就后毅然回乡养殖青蛙。几年来,他在“青蛙王国”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青蛙王子”。不久前,王理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1985年4月,我出生于湖南省沅江市茶盘洲镇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小时候,我看到勤劳的乡亲们上山下田,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却填不饱肚皮时,便暗暗在心中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精心设计:读书,上大学,进军城市。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6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省财经学院。大学毕业后,我立即随着就业的大军南下广州寻找工作。

广州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只要你有梦想,希望就像太阳,每天都会在东方升起。很快,我有了自己的选择:一边在广州市一家外企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在广州大学城附近做点小生意,就这样持续了半年时间后,我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万元。

就在我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的时候,家庭的一场变故却改变了我原本规划好的生活。

辞掉高薪工作回乡养青蛙

那一年,父亲投资失败,几乎耗尽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而原本开朗热情的父亲也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郁郁寡欢。为了让父亲重新振作起来,我决定给他找点事做。

于是,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去市场转悠,看看有什么可以投资的小本生意。很快,我发现市场出售的青蛙不但销量大,而且价格还不低。我想,自己的老家地处洞庭湖畔,水域辽阔,如果能在老家建一个青蛙养殖基地那该多好啊!既可以抚慰父亲受伤的心灵,还可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真是两全其美!我立即开始调查,并发现自己的老家很适合青蛙的养殖。随后,我又在网上查阅了大量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信息。得到的答案是:养殖青蛙,政策允许,并大有可为。2010年1月,我辞去了当时月薪6000元的工作,带着自己辛辛苦苦积蓄的5万元回到老家沅江市茶盘洲镇,准备和父亲一起搞青蛙规模养殖。

听说我要放弃城市的工作回乡养青蛙,我的母亲极力反对,我的叔叔婶婶们甚至专门组织了一支“反对亲友团”来跟我“谈判”。家里的“反对派”势力强大,偏偏这个时候又节外生枝,我谈了3年的女友知道我要回农村养青蛙,也提出和我分手。这时的我已经是内外受敌,单兵作战了。

面对村民的讥讽和亲友的劝解,面对女友的毅然离去,我却更加坚定了信心,发誓

一定要做出点样子来给他们看看。

初涉养殖,不断攻克难关

2010年2月,共双茶垸风寒水冷。在众人的反对声中,我东拼西借筹措了20万元资金,在茶盘洲承包了26亩地做青蛙养殖基地。同时,我建设了硬底化蛙池、搭建大棚,创办了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养蛙场,准备进行科学养殖。

养殖场建好后,我立刻买回了青蛙种苗,开始养殖青蛙。初期,我和父亲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遇到技术方面的难题,我就利用远程教育上网查询信息,通过网络向全国养殖专家咨询,几个月时间就写出超过30万字的养殖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沅江当地水土气候的青蛙养殖技术。

产卵是青蛙养殖的关键。孵化阶段,我干脆把床铺搬到池边,一个晚上要起来观察好几遍。那些不为人懂的铿锵蛙语,那些为了繁衍而相抱七日不弃不离的青蛙爱情童话,那些青蛙们在月光下悄然出击扑蛾的精彩,都让我心旌激荡。

然而,对于初次养青蛙的我,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青蛙家族是“一夫一妻”制,青蛙抱对以后,一般可以产下两三千枚卵,卵自然孵化成小蝌蚪。而就在蝌蚪长后腿的过程中,有90%会死于非命。刚开始一段时间,我不知所措。为解决这一难题,我每天都蹲在池边观察。记不清多少清晨和夜晚,用了大量时间观察从产卵到成蛙的全过程,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我最终发现了这些蝌蚪死亡的原因,将成活率提升到了80%以上。

为解决青蛙饲料问题,我利用诱蛾灯把稻田里的小昆虫吸引到蛙池边,让青蛙们有了自己的天然食堂。此举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为周边的农田除了害。

拿到全省第一张青蛙养殖许可

2010年初夏,基地里的青蛙卵都已经变成了小蝌蚪,而小蝌蚪再过几个月就是成蛙,到那时就可以上市销售了。我觉得应当给这些青蛙一个“名分”———申请青蛙养殖许可证。但是,当我兴致勃勃来到主管单位———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时,却碰了钉子。这对我而言,是意料之外,但对于熟悉行当的人而言,却是意料之中:市场上打着青蛙养殖牌子而从事非法买卖的人很多。青蛙是保护动物,如果有人打着养殖招牌到野外捕捉青蛙,这不仅仅是道德的灾难,更是严重的生态灾难。

对于我而言,没有“名分”的养殖,也隐藏着灾难。

我养殖的黑斑蛙、虎纹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需要到省级林业厅或省级林业厅授权的部门办理养殖许可证。在我之前,湖南省没有规模养殖的先例。回到养殖基地,我感到很委屈,自己明明在养殖青蛙,可却被怀疑成了挂羊头卖狗肉。更急的是时间不等人,再过五六个月青蛙就会长大,到时如果许可证还没办下来,青蛙就不能出售。我投入的5万元就快用光了,如果没有继续投入的钱,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为了证明我的青蛙是养殖的,我开始在蛙池边蹲守搜集证据。只要青蛙有一点点变化,我就赶紧用相机拍下来。虽然没有人要求,但是每隔半个月,我就主动把这些搜集来的证据送到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就这样,在跑了8趟管理局后,2010年7月下旬,益阳市林业局和湖南省林业厅联合对我的青蛙养殖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半个月之后,我拿到了湖南省第一张青蛙养殖许可证。

就这样,我成了湖南省青蛙合法养殖的第一人,这是幸运,也是机遇,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因为青蛙养殖技术难度大,国家对其管理又十分严格,这样的青蛙养殖基地现在全国也没有几家,所以我必须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专业和权威。

只要努力,逆向选择也能收获成功

放弃城市的工作回乡创业,这种逆向的路径选择,让我有过困惑,有过磨砺,有过亲情的阻碍,有过爱情的创伤。但生活就是这样,苦难之后,命运总是会加倍补偿和回报。我回乡养殖青蛙后,有了自己的基地,有了自己的培训中心,有了自己的实验室,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创业成功,父亲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的事业迅速发展,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员工30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8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公司建立主基地1个,种养面积250余亩,并在桃江、宁乡、沅江、资阳、衡阳等地通过合作加盟的方式建立分基地6个,带动养殖农户210多户。

我的事业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赏,也赢得了爱情。茶盘洲镇的一个女孩悄悄走进了我的生活。医学专业毕业的她和我一样选择了回老家创业,两个有着同样经历的年轻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在属于自己的“青蛙王国”里,我们也有了田园诗意的爱情蛙语。

如今,我一边尽情享受着甜蜜的爱情,一边憧憬着青蛙养殖的美好前景:现在网上找我订货的不少,当前最紧要的是扩大规模,提高产能。接下来我准备为我的青蛙设计一个标识,以便和那些违法捕捉的青蛙区别开来,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将来,我计划大力推广稻田蛙、蚯蚓养殖等项目,在未来3年内直接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同时合理配置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立体种养的路子,让家乡成为名副其实的“青蛙王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