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建设成效分析关键字: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成效分析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推动着中职学校内涵及质量建设,但通过对新疆9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问卷调查,发现也存在着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差,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不足,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建设成效不明显,校企合作稳定机制还没有形成等问题。在“后示范”建设期,中职学校要继续深化学校德育活动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教学研究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关键词新疆;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成效G718.31008-3219(2016)24-0024-05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的目的是,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重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为保障,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成果进行科学评价,2015月在对新疆第二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进行省级验收时,我们设计了“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情况调查问卷表”,借此调查了解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对教师现代职教理念形成、专业课程变化、师资培训情况和对学校未来发展信心等领域的建设成效。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为新疆第二批国家中职改革示范校的部分骨干教师和中层管理人员,其中新疆林业学校收回有效问卷28份,新疆工业经济学校31份,阜康中等职业学校33份,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5份,喀什卫生学校38疆铁路高级技工学校43份,哈密职业技术学校29份,巴音郭楞自治州卫生学校36份,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学校38份,共计311二、调研情况的分析(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最大收获对“参加培训提高了职业教育理念”这一选项认可度最高的是新疆林业学校和巴音郭楞自治州卫生学校;对“进行了课程开发、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选项认可程度最高的是喀什卫生学校和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学校;对“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选项认可程度最高的是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和阜康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认为收获最大的是“进行了课程开发,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与“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二)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校企合作形式对“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过程”选项选择比例最高的学校是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学校和巴音郭楞自治州卫生学校;对“企业为学校提供好的实训教学条件”选项选择比例最高的学校是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和阜康中等职业学校;对“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好的就业岗位”选项选择比例最高的学校是奇台中等职业学校和新疆林业学校;对“企业参与学校质量评定工作”选项选择比例较高的学校是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学校和哈密职业技术学校。

校企合作领域做的较差的方面普遍认为是企业参与学校质量评定的参与程度低。(三)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专业和课程变化对“进行了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选项选择比例最高的学校是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和新疆铁路高级技工学校;对“建立了新课程内容,丰富了课程学习资源”选项选择比例最高的学校是阜康中等职业学校和新疆林业学校;对“建立了新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能力考核”选项选择比例最高的学校是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喀什卫生学校;对“丰富了实训教学体系、实训学时数明显增加”选项选择比例最高的学校是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各校普遍认为变化最大的是“进行了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建立了新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能力考核”,普遍认为变化不大的是“建立了新课程内容,丰富了课程学习资源”和“丰富了实训教学体系,实训学时数明显增加”。(四)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最大成果可以看出,国家中职改革示范校建设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在教学团队梯队建设、教师企业挂职培训制度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领域效果并不明显。(五)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校企合作主要成果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校企合作主要是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和参与专业建设,但在参与课程实训实验教学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程度不高,企业参与课程实训实验教学程度最高的学校为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占比24.1%;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程度最高的是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占比32.3%。

(六)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各校最不满意环节调研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培训理念多、案例少、效果差和建设时缺乏科学的调研与研讨,说明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时,并没有建立针对性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1],造成了教师积极性不高,不知如何建,建设什么,影响到示范校建设的成果。(七)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学生能力变化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变化最显著的是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除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学校外变化不明显,而企业比较关注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变化不大,说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八)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期间,教师累计到企业实践的天数教师下企业基本处于3~6个月以下,教师下企业不足,偏低的学校是巴音郭楞自治州卫生学校、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新疆林业学校。(九)后示范校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教师普遍关注职称评聘、考核办法改革及校企合作执行制度体系建设。位于省会城市的学校更关注于校企合作执行制度体系建设,而地州级学校更关注于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办法的改革,说明地州级学校教师职称晋升难,对政策和信息把握处于劣势。(十)教师对示范校建设的总体满意程度和未来发展信心程度采用5级评定办法,即5分为最满意、最有信心。

通过分析,教师对示范校项目建设运行平均满意度达到4.40,对通过两级验收、学校发展信心和自身发展信心的认可程度都很高,说明示范校建设对学校未来深化内涵建设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三、基本结论一是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虽然促进了学校课程开发工作力度并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但在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形成上稍显不足,说明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对培养培训理念多、案例少、效果差的反很强烈,说明只重视了教师培训的形式,而忽视了培训的内容和手段。二是校企合作的4个领域在9所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说明校企合作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也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协同机制,这也反映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没有很好的发挥主导作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机制不稳定。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即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和参与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对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不明显。三是9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模式建设不足,新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不足。这也反映了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历程短,教师刚形成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理念,具备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验时,项目已经结束。

所学校在校企合作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自身教师梯队建设和教师企业培训 机制上明显不足,反映出学校虽然都确定了专业带头人、骨 干教师,但他们在示范校建设中作用发挥不明显,说明师资 梯队培养机制并没有形成。没有建立刚性的教师定期轮岗下 企业顶岗机制,影响到教师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指导实训教学 的质量。 五是学生在示范校建设中变化最大的是提高了动手实 践能力,但企业最为关注的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 知识应用能力,学生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也证实了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不足,改革力度不大;校企 合作并没有渗入到课程教学层面。 所学校对示范校项目建设运行的满意程度、通过两级验收信心、学校发展信心和自身发展的信心的认可程 度都很高。这反映学校对于国家示范校建设目标、建设内 涵、建设标准理解的不深,建设重在表面、重在形式,忽视 了建设的内涵和建设的质量,忽视了对人的建设。 四、后示范发展的对策 年的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时间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显然是不够的,许多改革试验只是刚刚开始,有些 成效也只是初步的,没有能够提炼、总结成经验和模式,有 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示范 校验收并非示范校建设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阶段性总结, 为学校改革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 的新起点[2]。 (一)职业道德教育仍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职业教育的思政教育应该有自身行业企业的特色,应 该把追求质量上高标准、能源消耗上的环保意识、安全意 识、行业论理教育完全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各职业院校应该 依据自身服务行业的特点,建立“思政教育+行业道德教育” 的思政教育内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传承 民族工业文化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优良传 (二)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形态的变化。教 师要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引入学校,设计成以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任务型学习方案,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 “做中学”的平台,成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平台。评价方 式也就会发生变化,新的以学生学习行为和产品制作质量为 基准的评价方案也就随之产生。 (三)建立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首先要注重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重点是界定清楚专 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各自的职责和考 核评价的标准,实施针对性的培养培训方案。

在与企业合作 中要将不同类型的教师依据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规律,进行 合理定期轮岗,保障在企业设置的教师“工作室”始终能为 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发挥好教研室在教师业务培训 中的作用,利用教研室进行“任务导向型”和“需求导向 型”的在岗实践交流培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和质 (四)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示范校在内涵发展“后示范”建设的重要阶段,尤其 应注意发挥教育科研功能,带动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要清晰界定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问题存在的背景,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实施问题的解决措 施,分析问题解决的成效,制定进一步的改革方案,不断解 决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研究 应成立区域性的职业院校研究联盟,依据校企合作运 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协同研究,争取取得较为一致的 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校企合作运行制度,在制度执行 中进行效果验证与分析,不断完善运行制度,最终形成在区 域职业院校中可以共享的校企合作运行制度体系,提高企业 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和程度。 (六)建立国家和自治区级职业教育项目定期指导、 交流、督查公示和评审标准等机制 在今后的职业教育项目建设中,要发挥地方教育行政 管理部门或职教集团在定期指导、交流和督查中的作用,从 重视申报转向重视建设过程的监查,从重视培训转向定期交 流研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通过职业教育项目建 设这个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者和项目 运行管理者,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建立可测量的职业教育 项目建设质量评审标准,督促职业院校重视建设质量和建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