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日报记者 周阳:“前段时间刚栽了大秧,准备外出务工,得知村里的同心生态养牛场要修建,我跟媳妇就在家门口务工了。我一天能挣220元,媳妇是小工一天有150元的收入,已经在工地干了20多天,收入不错。”洋县磨子桥镇龙新村村民老罗谈起务工收入,脸上挂着笑容。像老罗一样,该村的不少村民都来到了附近的同心生态养牛场务工。
老罗口中的同心生态养牛场正是由帮扶单位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协调筹建的致富项目。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建设、有序作业,进行牛棚焊接、墙体抹灰等各项工作,这个新建的肉牛养殖场正步稳蹄疾,初具规模。“养牛场占地1700平方米,满饲养量为150头,草料存储60吨。配备智能安防系统、消杀降温系统、人员及车辆的消杀防疫设备,精细化管理下的肉牛成活率及市场价将更好。”项目负责人王宝峰说。
“龙新村依山傍水,生态良好,林地资源丰富,通过几年发展,群众增收明显。500亩的元胡、300亩的乌药,加上近200亩的灵芝和羊肚菌,带动了全村3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市委统战部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王一航告诉记者。
发展中药材和食用菌产业这是老天爷给饭吃,林下经济有条件的地方都会发展,如何在利用好优势的前提下差异化发展,助村民增收。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该村有养牛的传统,肉牛占比较高,可以通过建基地、补链条、聚集群,走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与“小规模、大群体”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引导群众走稳养牛路。在市委统战部给予大力支持,协调7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该村建设生态养牛场。“养牛场建成后将采取‘村党支部+职业经理人+农户’的运营模式,示范带动现有养牛散户,大力发展养牛经济。”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巍龙说,“经过我们对市场的考察发现,精细化管理下的肉牛能比目前市场肉牛价高十余元。基于统战系统的优势,我们的产销渠道是很畅通的。”
“肉牛全身都是宝,包括牛粪。”在王一航介绍下,记者得知,为配套肉牛养殖,该村成功引入了有机花卉培植土生产项目,主要利用当地猪牛粪便、秸秆、深山腐殖层有机物发展绿色循环产业。“肉牛养殖后,产生的大量粪便经过发酵加工后可成为花卉、果蔬、园林等的肥料,这样的肥料具有疏松通气、高肥、吸水性强等特点,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我们的订单太多,就是生产跟不上。”常青园艺营养土生产商张楠楠说。
“近年来,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龙新村的产业发展有力有序。新建的养牛场可就地吸纳3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万余元。养牛场的养殖带动全村近400头肉牛养殖,可让村民的收入再次提高。”该镇人大主席张波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