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

“过去只种旱谷和玉米,产量低,卖不了多少钱。”过去,西盟县农业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单一、市场化程度低等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发展。近些年西盟县通过牵住“牛鼻子”,发展成了云南省“一县一业”肉牛特色县,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收的新路子。

“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中,我们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立足西盟县的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确定了‘1+3+3+1+x’的产业布局,其中一个重要的产业就是肉牛。”在2023年普洱市两会期间,普洱市人大代表、中共西盟县委书记曹鸿迎在采访中介绍。

近年来,为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西盟县大力实施肉牛养殖“百千万”工程和“131”行动,即:规划布局每个自然村不少于100头,每个行政村不少于1000头,每个乡镇不少于1万头,力争实现“人均1头牛,户均3头牛,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目标。

在曹鸿迎心里,带动群众致富的路还很长,“在我们整个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仍然有一点问题和困难存在,比如牛源、技术服务体系的配套等,都是我们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去解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县肉牛存栏2.28万头,出栏1.11万头,牛肉年产量达1200吨,总产值达1.48亿元(含牧草销售)。覆盖农户4763户1.71万人(含牧草种植户),户均增收3.09万元。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养好牛,带领群众继续走在致富路上。”曹鸿迎说,下一步,要继续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发挥潜力,创新进取,紧紧围绕西盟“四高四区”的目标定位,不断优化“1+3+3+1+x”产业布局,努力实现产业提质、群众增收的目标,为西盟的发展贡献力量。

云南网记者 韩艳慧 赵芸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