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农业农村局 | 盐碱地综合利用改革创新经验

一、推广理由

说起盐碱地,熟悉农业的人或许会想起干硬土地上泛着的那层白花花的盐渍。这类土地含盐量高,不仅很难种庄稼,甚至连草都不长,被称作土地的“绝症”。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5亿亩有开发利用潜力,如果能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唐山市通过盐碱地土壤科学改良、耐碱作物品种培育、适用耕作技术研究应用等系列治理措施,让曾经亩产二三百斤“盐碱稻”,一举成为亩产600公斤乃至700公斤的高产稻田。这意味着,如果全国盐碱地能多利用1%,粮食就有望增产1000万吨,为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地治理“蹚出了路子,做出了样子”。

二、改革背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唐山市以农业综合开发为抓手,大力推进深渠河网、压盐沥碱,引水灌溉、排盐淋碱两种治理模式,集中连片开发治理盐碱地。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唐山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和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把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聚焦“良法改地、良种育推、综合种养、提质提效”,积极构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子、新模式。

三、关键创新

(一)绿色种植,标准生产,打造水稻高产示范区

在曹妃甸区和乐亭县中度盐碱地区域,各打造了1个万亩耐盐碱水稻标准化生产绿色高产示范区。示范区规模达到2.39万亩,主要种植滨稻8号、滨稻9号、香粳5、津原89、海育7233、津育粳22等耐盐品种,依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开展减肥减药集成技术、水稻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实施了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一系列提高土壤地力和绿色生产技术措施。经过专家测产,最高产量可达755.49公斤/亩。

(二)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打造农渔综合利用新模式

充分挖掘宜渔盐碱地资源,在丰南、曹妃甸、乐亭、海港开展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试点1.02万亩,通过田塘连接工程,构建“稻田+池塘”综合种养体系,遴选耐盐碱水稻进行种植并实施稻渔混养,积极探索“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渔农互补”的盐碱地高效利用新路径。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平均亩收入可比水稻单作模式提高1.5倍以上。

(三)科技助农、科技兴农,打造农业科技新高地

建立数字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与企业共建智慧大田项目,将水位监测、水质监测、气象监测、土壤检测、苗情监测、稻田视频监控等可视化,通过物联网,实现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建立现代化水稻生产管理模式,构建水稻全程质量追溯和防伪体系,实现品牌塑造、品牌维护。建设智慧园区现代化展示系统,实现智慧农业展示、园区实时监控、水稻文化展示及科普教育等。

四、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落实。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相关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印发了《2023年度唐山市盐碱地综合利用推进方案》,指导曹妃甸区、丰南区、乐亭县、海港开发区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将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试点纳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盐碱水土一体化循环利用与生态改良渔业模式”项目,着力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强化院所合作,加大科技支撑。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华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团队合作,联合开展盐碱地土壤重构、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耐盐碱水稻、水产品种选育和技术攻关,在曹妃甸区九农场开展冀花甜1号水果花生种植试验和耐盐碱凡纳滨对虾、鲤鱼、拟穴青蟹等水产品种养殖实验。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唐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治理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唐山市盐碱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研究站,形成并复制推广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核心的盐碱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构建适用盐碱地综合改良的新模式。

(三)加快品种培育,挖掘增产潜力。聚焦“以种适地”,依托科研院所开展耐盐碱作物品种基础研究、资源鉴定、育种创新、品种推广,累计引进耐盐作物30余种、耐盐果蔬20余种、水产品10余种。坚持自主选育与科学引进相结合,滨海稻区选育出“滨稻8号”、“滨稻20号”、“香粳5”等一批耐盐能力3-5‰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8%。引育耐盐能力4‰的棉花、大豆等耐盐作物新品种,以及西红柿、玉米、无花果等耐盐碱高产高效作物,累计培植、引进280余种耐盐植物。

(四)坚持因地制宜,推动模式创新。推进良种良法有机结合,挖掘耐盐水稻、玉米、豆类等品种增产潜力,试验示范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豆-稻”“稻-麦”轮作,实现由“单项技术应用”向“多项技术集成创新”转变,形成与盐碱地特性相适应的适生种植与改造提升轻简化综合利用模式。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步伐,乐亭县稻鱼综合种养试点与河北数字宝盒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智慧大田”管理平台,对水位、水质、气象、虫情、苗情进行实时监测,使盐碱地生产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丰南区推行盐碱地棉花全程机械化推进示范,实现高效低损、一次性采收。

五、主要成效

(一)降盐治碱,守住耕地红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构建集灌、排、蓄为一体的“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五级渠网体系。治水、改土协调推进,利用阻盐技术,降低土壤耕作层的钠盐含量。在治理盐碱的基础上,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水稻品质,养殖稻田蟹,促进微生态循环,推动种养结合。此模式治理盐碱地每亩年节省水150-200吨,年治理投入节省约80%,有效提升了盐碱地质量和地力水平。经过一年实践,丰南区1700亩综合型稻渔综合种养试点,耕层土壤盐分从5‰下降到2‰以下。乐亭县1500亩原位型稻渔综合种养试点,耕层土壤含盐量从3.5‰下降到1‰左右,盐碱程度由中度转化为轻度。曹妃甸区3000亩异位稻渔综合种养试点为中度盐碱地,该模式治理的滨海盐碱地,当年耕层土壤盐分从13.7‰下降到4.8‰。

(二)稻渔共赢,助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多收”优势,通过额外产出优质水产品及稻米生态溢价,收益大幅增加。经测产,乐亭县试点比水稻单作模式亩均收益提高1.5倍以上,1400亩水稻总产量100余万斤,实现稻蟹养殖综合效益400余万元;海港经济开发区试点水稻亩产580斤,较上年亩均增长180斤以上,增幅达45%,河蟹平均亩产49斤,亩均产值1120元左右;曹妃甸区试点水稻亩产647.87公斤,亩均效益450元,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等亩均总效益3786元,盐碱地整体平均亩效益达1700元以上;丰南区试点成功注册“元更”稻米品牌商标,生态大米硒含量达到0.32mg/kg,市场售价达到6元/斤,比普通大米价格提高50%。

(三)示范带动,辐射效应明显。在实施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耐盐碱稻+特色水产养殖”“盐碱地+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多种“盐碱地+”特色农业,在曹妃甸、丰南、滦南、乐亭、海港、芦台等地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循环新模式,全市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5.7万亩。今年,我市芦台经济开发区芦海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目前已通过专家现场验收,待农业农村部复核公布后,将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稻渔综合种养类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我市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新模式、新进展、新成效,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10月27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刊发,并形成内参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审阅。10月3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市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媒体从不同角度对我市盐碱地综合利用省级试点进行了宣传。

六、经验启示

(一)投资多元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与地方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利用社会资本对试点进行投入,形成多方投资、利益共享的投入机制。

(二)布局科学化。结合盐碱地稻鱼综合种养实际,优化区域布局,整体成片推进,形成规模效应。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形成区域性优势产业。

(三)生产科技化。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企业”为一体的跨学科交叉协作团队,进行资源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深化合作,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配套,探索高效治理利用新模式。

(四)产业一体化。积极发展耐盐碱粮油作物、果蔬和经济作物等特色产品,加快产地加工、冷藏保鲜、仓储物流等链条环节布局,打造全产业链。同时,充分挖掘稻鱼文化,打造稻鱼特色休闲体验活动,促进特色美食、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