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队,来啦,老想你们啦。”孙家村贫困户齐艳平,2020年9月喜当外婆,在家专心照看外孙女,此前在扶贫产业园务工。她口中的“刘队”是南航北方分公司派出的定点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宏志。“这不是来看你们来了嘛”,刘宏志笑着回应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熟络地唠着。

2016年3月,南航北方分公司开始定点帮扶葫芦岛兴城市郭家镇孙家村,并组建了扶贫工作队。进村之时,全村贫困户349户759人,贫困发生率38.4%,贫困户年均人收入不到3000元。从那时起,前后有7人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刘宏志和王滨一直在工作队中,这一帮就是5年,基本上每月固定来孙家村2次,并根据情况开展驻村工作。

从砖土危房到阳光新房

下午2点,贫困户王桂欣家,阳光透过约2米宽的塑钢玻璃窗铺满了火炕。三间房,中间厨房、过道,左右各有一间卧室,方正实用,窗户结实,约70平方米。

很难想象,两年多前这里还是40多年房龄的土砖房,漏风漏雨,还有裂缝。王桂欣60多岁,6年前丈夫因重病到处借钱治疗,欠下不少债。儿女各自成家,因文化程度不高,靠打零工维持生活。2016年老伴去世后,王桂欣独自生活,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2018年,南航补助3万元,加上自筹,在原址上翻建了现在的阳光新房。

王桂欣住进新房是孙家村众多贫困户的一个缩影。据刘宏志回忆,2016年7月村里持续大雨,房屋塌顶或出现裂缝,“第一次到村里时,道路积水,村民家的锅碗瓢盆都用来接水,看着令人心酸。”

北方分公司党委通过工会号召员工捐赠棉衣、棉被等物资,暂时缓解村民受灾影响。为此,分公司制定了三年规划重点项目——积极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并派出具有建筑结构经验的王滨参与其中,严把房屋质量关。截至2020年12月,南航共投入120万元,完成孙家村76户贫困户的危房翻建或维修,较其他村提前实现住房安全。

从推车取水到打井抗旱 村民喝上安全水

孙家村位于辽西兴城市西北40公里的山区,十年九旱,农业灌溉更是难题,每年春耕,村民得推车到邻近河道里取水。孙家村魏屯原有一口小井,水质不达标,生活用水也得不到保障。

转眼到2017年,分公司拨出25万元扶贫经费,工作队队员思索着怎样精准使用扶贫资金,并能惠及更多的村民。他们积极到邻村调研,得出养鸡、修路、种红南果梨树等项目,然而分析后发现这些项目经济效益低,覆盖贫困户人群有限。

在走访中,他们了解到村民比较集中的诉求是用水难。他们请来工程队打了1眼饮用水井和3眼灌溉井,饮水井通至各户,早晚各有一小时的固定供水,解决了30户村民的饮水问题以及周边近300亩土地的种植灌溉问题。

“每当看到我们工作队员时,村民都热情和我们打招呼,还经常邀请我们到家里去看看,4年共打了21眼井,灌溉了近千亩农田。”王滨说。村主干道边上农田里,一个带着“南方航空援建”红色字眼的井特别醒目。

从靠天吃饭到靠智创收

在推进危房改造、打井抗旱的同时,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始终思考着如何为村民增收、为村集体创收,但孙家村没有任何产业,这着实令大家头疼。

“其实孙家村有过辉煌时期,50年前光华机械厂入驻孙家村,当时有1万多名工人,村民就近打工或种蔬菜瓜果供厂里。但是1991年工厂搬离了,村民也失业,随之而去的还有这1万多人的消费力……”村支书陈绍忠指着村部对面小山坡上的几栋老建筑说。

“村民说以前这里还有医院和俱乐部呢。”刘宏志补充道。

在走访调研中,工作队了解到村民有务工意愿,于是联合南航在沈阳的驻地单位梳理了20多个务工岗位在孙家村组织专场招聘。有12人到沈阳试工,但因各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但从中,扶贫干部准确读到了村民就近务工的强烈愿望,“以前有机械厂,村民在家门口打工,要不也在村里开展项目,给贫困户提供打工的机会?”

这想法和郭家镇镇政府当时的乡镇经济发展战略不谋而合。2017年,兴城市招商引资,准备打造菊花小镇,郭家镇试验种植10个大棚菊花,免费提供花苗、技术指导以及包销。“我们那时争取了3个棚,持续跟踪,发现原来一亩地种花生只能收入1500元,种菊花收入竟是它的10倍。”拿到产业分析报告时,扶贫工作队特别振奋,向分公司争取更多支持。

2018年初,分公司投资130万元,镇政府投入20万元,流转土地建设南方航空扶贫产业示范园,搭建26个钢结构冷棚。为提高示范园的经营管理,让产业园能有效运作,他们采取公开发包的形式,招募承包人。吉林人王志波此前在葫芦岛市承包大棚种植作物,有丰富的经验,他成功中包。

从一年一季到一年两季

2018年4月流转土地,5月开工建设,6月种菊花,11月就有了收益。当年大棚农业产值60万元,20多名贫困户到园里打工,人均获得劳动报酬8000元,村集体收入8.6万元,350户贫困户每户获得200元的分红。同年11月,孙家村实现了贫困村的销号。

次年,经走访了解市场,刘宏志和承包人共同研究春季种植早熟品种,3月底开始种植西瓜、香瓜和错季蔬菜,6月上市,随后种出口菊花。按天气条件,种植只能一年一季的孙家村,在大棚里已经变为一年两季。

村民的收入也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账本上的数字让扶贫干部和村两委更坚定了扩大大棚种植面积的信心,他们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截至12月,分公司在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200万元,加上吸收郭家镇其他行政村的脱贫资金及乡村振兴资金,最初的26个冷棚发展至80个,成为葫芦岛地区最大的香瓜和切花菊种植基地,年产值增至180万元。2019年3月被评为兴城市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示范基地之一。同年,全部342户建档立卡户的户年人均收入都超过脱贫标准,实现整村脱贫。

5年多来,南航在孙家村共投入扶贫资金450万元。76户村民从低矮老破的泥土危房到住进阳光暖房,再到在家门口灵活打工创收。孙家村的产业从无到有,再到成为兴城市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示范基地之一。刘宏志从扶贫工作开荒牛到成为村民的知心人,再到见证全村脱贫。

产业园大棚里村民正忙着整理土地,郭家村党群服务中心里,扶贫干部、承包人以及村两委干部也在讨论着明年的春耕计划,来年大棚里的鲜花将越加娇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