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唱响致富歌
——涉县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中药材产业
河北日报记者 霍相博
山高林密、河谷纵横的地理环境,曾是阻碍涉县经济发展的障碍,可如今却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
近日,记者随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燕赵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涉县辽城乡西沟村,在村北的北垴山上见到了靠大山致富的村民陈水洋。
“现在山上不仅种着松树、柏树,还种着核桃树、花椒树、枣树和连翘。”陈水洋手指眼前的山坡介绍,“20多年前这一片都是荒山,现在漫山遍野都是树,树上结的都是果。”
陈水洋今年69岁。1996年,村里号召村民承包荒山,他包下300余亩。
“除了石头就是野草的破山头,有啥好承包的?”村里很多人不解,但陈水洋有自己的想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山养好了、养绿了,准没坏处。”陈水洋说。
一开始,“刮风扬黄土,下雨流泥汤”的北垴山让陈水洋非常头疼。为了恢复北垴山的生态,陈水洋垒砌石堰、垫地种树,荒山渐渐有了绿意。
养好了青山,陈水洋便琢磨起如何靠这大山致富。
经过摸索,他种下3000多棵适宜当地生长的核桃树,又间种了杏树、枣树、李子树等。几年后,进入成熟季,北垴山上果实飘香,陈水洋的腰包也鼓了,“那时候光卖核桃一年就能挣五万多元。”
在北垴山上,记者见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涉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林业工程师刘素云,她是为山上的连翘而来。
深山老林出好药材。涉县是全山区县,也是中药材大县,连翘质优效佳,是河北著名的道地药材。
10年前,陈水洋注意到连翘耐干旱、耐瘠薄,生长也很快,不仅利于保持水土,结出的果子还能卖钱,于是他开始在自己承包的荒山中种植连翘。
哪些连翘结果多,哪些连翘更抗寒……陈水洋边选边种,如今已在荒山种植了近300亩连翘,每年可收入四五十万元。
其间,刘素云帮了不少忙,不仅常与陈水洋探讨连翘的种植管理技术,还为他提供了防冻剂、有机肥、修剪工具等物资支持。
“这些徒长的长枝条没有生长势,也不会开花结果,可以在它弓背下垂的地方修剪,促进它长出侧枝,开花结果。”
“中庸枝要留着,但不能留得太密,光照和通风不足反而会减产。”
穿行在连翘丛中,刘素云和陈水洋细细讨论着。走到一处,他们同时停下脚步,原来这里种植着陈水洋选育的抗寒连翘。在其他连翘今年受冻减产的情况下,这片连翘的结果量跟往年差不多。
“连翘本身比较耐寒,但这片连翘长得确实好,回头咱们好好研究一下。”刘素云和陈水洋约定。
“养山”27年,种植连翘10年,陈水洋成了技术能手。在他的带领下,西沟村和周边村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连翘种植中。
荒山变金山,腰包鼓起来。据了解,涉县野生中药材有2000多种,其中常用药有300多种。依托柴胡、连翘等道地药材的独特资源禀赋,涉县创新思路,探索规模化建园、品种化栽植、规范化管理的思路,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县中药材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值4.5亿元,其中连翘人工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2022年产值3亿元。该县“百村百园”工程选取了产业基础较好的102个村建设精品连翘园,带动1.2万余户群众,每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