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翟登科在自己家门口的养殖基地里喂羊。
▼翟楼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翟登文在豆虫养殖基地里查看豆虫长势。 本报记者 袁国豪 摄
手机扫码掌上阅读
8月3日,记者走进永城市酂阳镇翟楼村,远远就听到一片家禽、家畜的叫声,所到之处,处处可见六畜兴旺的景象,除了常见的鸡、鸭、牛、羊以外,村里还养殖有孔雀、梅花鹿等,这些都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循着鸡、鸭、鹅的叫声,记者走进一处小院。大门两旁院墙上绘有“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宣传画。院子里,51岁的脱贫户王春永正忙着喂羊,他家里养了8只羊。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王春永家和村里的其他贫困户都实施了“六改一增”项目,刷白墙、绘墙画、改厕所、硬化美化庭院等,改善了户容户貌,提升了生活条件。
“王春永一个人在村里打着三份工,他是真能干!”永城市总工会驻翟楼村第一书记丁家兴不禁夸起了这位村民。丁家兴介绍说,王春永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孩子在上学,一家五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除了在家搞好养殖业,他还在村里打着三份工:在养鸭场打两份工,从夜里12点钟干到早上6点钟,早上8点钟以后到养牛场里工作。打三份工一个月能挣3500元。就这样王春永还谦虚地说:“一年除去吃喝花销才净落2万来块钱,还得加把劲。”据介绍,村里已给他协调好近百平方米的空地,让他扩大养殖规模,尽快走上致富路。
71岁的脱贫户翟登科,从2016年的3只“扶贫羊”开始干起,第二年养了10只,第三年养了20多只,他家现有牛6头、羊30多只。在他家边另一个院子,翟登科还和侄子合伙养起了梅花鹿,养一只梅花鹿就能挣上万元,存栏的30多只梅花鹿成了他的另一个“聚宝盆”。翟登科养殖家畜就地取材,田间的秸秆、青草、花生棵、树叶都是养殖的好饲料。
像王春永、翟登科这样的脱贫户,之所以能够一边发展养殖一边还能在村里打工,得益于驻村工作队一直以来不断为村里想脱贫出路、找致富门路。2017年,村里成立了种养业协会,多次邀请农业局、畜牧局、科协等部门专家,免费为村民进行科学种植、养殖知识培训,首先发展了100多亩的药材种植,后来又发展牛、羊和孔雀、豆虫等养殖。村“两委”班子和致富带头人带着全村的贫困户一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善了全村的面貌。
翟登文是翟楼村现任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个致富带头人。
“村干部带头搞种植、养殖,村民才敢跟着干!”翟登文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翟登文原本在外地搞建筑,2016年开始回家创业,通过天津的一个朋友介绍,经过仔细考察,他2017年开始养殖孔雀,现在已饲养300多只。“每只孔雀能卖几百块钱,做成标本一只能卖几千块。”翟登文还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两个养鸭棚,和广西桂柳牧业集团签约养蛋鸭,仅养鸭一项他去年就赚了100多万元。
翟登文现在又鼓捣起了豆虫养殖。豆虫是连云港一带深受人们喜爱的美食,豆虫每年田地养殖能收两茬、大棚养殖能收三茬,一亩地每茬能收入5000元以上。翟楼现在已经发展豆虫养殖100多亩,忙的时候村里有几十人帮着在地里拾豆虫。明年,翟登文预计在村里建20个豆虫孵化大棚,发展豆虫养殖1000亩。“自己孵化豆虫苗比从外地购买成本降低一半,这样有利于在村里更快推广,让更多的村民一起靠养豆虫发家致富。”翟登文说。
为迅速做大养殖业规模,提升产业链复合效益,翟楼村还招商引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永城市益农牧业有限公司。公司下设养殖合作社、食品公司,其中牧业养殖场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00亩,年孵化鸡苗1000万只、出栏种鸡30万只。公司与酂阳镇的众多村民签约养殖土鸡,有效带动了更多村民发家致富。
谈及村里的变化,大家一致认为,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村民们现在主动学技术、找项目。以前干部让村民干,村民认为是做面子工程;现在村民纷纷主动掏腰包,扩大生产规模。变化的背后是村民对干部信服了,致富有了目标,生活有了奔头。
村民腰包鼓了,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现在,翟楼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腰鼓文化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美德少年”越来越多,村民文明素质越来越高。
翟楼村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