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闫增旗 翟向刚)“咕咕咕,咕咕咕……”10月12日上午,一见到李香梅走进来,鸽子们就上下翻飞咕咕咕地叫起来,像是在和她打招呼。“平时都是我照顾它们,我对鸽子有感情,鸽子对我也有感情了,每次走进鸽舍给它们添加食物、换水、清理鸽舍时,鸽群都会咕咕咕叫,像是在跟我打招呼呢。”看着眼前的一幕,李香梅开心地说。
今年34岁的李香梅是平顶山石龙区龙河街道贾岭村人。2016年因婆婆病情加重,为给婆婆治病李香梅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一年之后婆婆离世。当年她家被村里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李香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年纪轻轻的,有手有脚,咋能一直靠国家。”由于夫妻二人没啥文化,既要打零工挣钱,还要家里地里两头顾,因此经济收入上也就谈不上持续稳定。
为做到精准扶贫,龙河街道、驻村扶贫干部多次到李香梅家中走访慰问,鼓励她重燃生活信心。“家里孩子还小,外出打工不太现实,鸽子繁殖速度快,盈利周期短,要不俺试试养鸽子?可俺没本钱没技术,万一赔了本咋办?”多次走访后,不善言谈的李香梅终于说话了。“你别怕,只管大胆干,我们给你联系技术员,帮你联系销路。”扶贫干部的一席话,坚定了李香梅养鸽子致富的决心。
她利用村子后边自家的坡地建造了一座百十平方米的简易养殖大棚,用东拼西凑借来的2万多元钱从外地一家养鸽基地选购了200多对种鸽,开始了自主创业。
“养殖鸽子有很多学问,刚开始我不懂,都是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李香梅说,一遇到不懂的技术她就上网查资料,认真观看光碟,研究鸽子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
最初她整天泡在大棚里,认真观察鸽子的一举一动,详细记录每对种鸽的生活习性,干劲十足。那时还没有自动喂料机,都是她用桶拎着鸽食一把把喂的。特别是天热的时候,进鸽棚转一圈得一个多小时,出来后浑身湿透。”李香梅的丈夫王辉说,妻子认真的态度也感染了他。下班回来,一有空闲,他都抢着帮妻子照顾鸽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李香梅成了养殖行家,熟练掌握了肉鸽饲养、繁殖、疫病防治等全套技术,基本达到疫病“零发生”。 2018年,李香梅出售种鸽600多只,获利2万余元,加上丈夫在附近打工挣的钱,李香梅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500只、1000只、3000只……种鸽的数量越来越多;百十平方米到千余平方米,李香梅的养鸽规模不断扩大,并成立了石龙区丰源家庭农场。为提高孵化成活率,她新增了孵化机,更换了成套上水设备,源源不断地供货给山东、上海等地的客商,每年出售乳鸽、鸽蛋净收益近10万元。
“多亏了党的扶贫好政策,我现在有3000对鸽子,主要品种是白羽王。鸽子蛋就像‘金疙瘩’,行情好的时候,一枚可卖到6元钱,现在线上线下都卖得很火。”提起现在的生活,李香梅说, “目前想把肉鸽养殖做精、做好,下一步考虑建设养殖基地,吸纳富余劳动力,带领更多乡亲实现致富梦。”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15537182886 投稿邮箱:lxy3880@163.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