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所述大菌袋尺寸为17cm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茶菇、柱状田头菇和柱状环锈伞等,是一种食药用菌,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具有清热、平肝、明目、利尿、健脾之功效。
[0003]茶树菇的栽培方式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茶树菇栽培过程中,其培养基组成和配比以及栽培工艺,直接影响到是否出菇、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其培养基的配置需求较高。CN103787700B公开了一种茶树菇的培养基,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原料:山茶果壳35~55份、桑树枝15~20份、火麻杆20~25份、麦麸10~17份、玉米粉10~15份、黄豆粉2~4份、白糖2~3份、山茶油麸3~5份、火麻麸3~5份,并公开了使用上述培养基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0004]现有茶树菇常规栽培袋规格为15
×
33cm或17
×
33cm,新疆的冬季较长,若在冬季出菇的话,需要采用升温设施(火炉加热),在不使用层架或网格架的情况下,传统栽培袋立体出菇时,只能排放5
‑
6层,这样冬季栽培茶树菇的效益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茶树菇在新疆利用传统栽培技术效益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效率高、产出高、大棚空间利用率高的茶树菇栽培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7]一种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所述大菌袋尺寸为17cm
×
(55~60)cm,采用质量份百分比为:棉籽壳60~65份、棉粕22~27份、麸皮8~12份、玉米面2~5份和石灰3~5份的培养基栽培茶树菇。
[0008]进一步地,利用两头开口的大菌袋,一头先封口,然后装料,装好袋后将另一头再封口,灭菌后进行接种,培养3~4个月后进行排袋出菇。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拌料:先用3份的石灰浸泡棉籽壳,然后加入棉粕、麸皮和玉米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量调节至55~65%,拌好料后立即装袋;
[0011]2)装袋:使用两头开口的大菌袋,一头先用无棉盖体用双套环封口,然后用装袋机进行装料,装好袋后将另一头用无棉盖体用双套环封口;
[0012]3)灭菌:常压灭菌,温度升至100℃,保持10~12h;或高压灭菌温度升至121℃,保持2h;
[0013]4)接种:灭菌后,料袋温度降至25℃左右进行接种工作;
[0014]5)培养管理:接种后,将菌袋搬至培养室,黑暗下20~25℃进行发菌,养菌时间约3
‑
4个月;
[0015]6)出菇管理
[0016]排袋:大棚靠墙地方,直接将菌棒的一头不去套盖靠墙面排袋,中间部分将两个菌袋头对头进行排袋,两头用各用两个柱子,防止菌袋掉落;
[0017]出菇:排好袋后,靠过道一头去掉封口的套盖,进行催菇,促进原基分化;原基分化后将空气湿度调至95%以上,光照500~1000lx,温度20~25℃。并通风,出菇期9个月左右。
[0018]进一步地,当菌盖呈半球形,菌膜未破时即可采收。
[0019]进一步地,栽培过程中,保持菇房及周围环境清洁,以防为主,通风换气,发现死菇烂菇及时处理。
[0020]优选的,所述接种采用两头接种。
[0021]优选的,所述大菌袋为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
[0022]优选的,每袋培养基干重约1kg。
[0023]优选的,排袋时,预留过道80cm,摆放菌袋12~15层。
[0024]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高压灭菌所采用的压力,例如可以是0.12MPa。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现有茶树菇常规栽培袋规格为15
×
33cm或17
×
33cm,本专利技术使用17
×
(55~60)cm规格的大菌袋栽培茶树菇,在不使用架子的情况下,可排袋12~15层,节省了成本并提高大棚利用率;
[0027](2)本专利技术采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并采用本专利技术培养基,所得茶树菇出菇整齐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鲜菇总重量/培养料总干重
×
100%)可达到100%,并可稳产;
[0028](3)本项目使用袋子装料大约比常规栽培袋装料多了1倍多的量,在装料过程节约了劳力成本;
[0029](4)本专利技术培养基主要成分为棉籽壳和棉粕,尤其适合在新疆进行开发和利用,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棉籽壳和棉粕相对价格更便宜,以培养基配方的主料棉籽壳为例,价格较国内其他地区大约便宜一半。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以棉籽壳和棉粕为主料栽培茶树菇,培养基具体组成为:棉籽壳62份,棉粕25份,麸皮10份,玉米面3份,石灰3份。利用两头开口的大菌袋(17cm
×
(55~60)cm),一头先用无棉盖体双套环(4.0)封口,然后用装袋机进行装料,装好袋后将另一头用无棉盖体用双套环封口,每袋培养料干重约1kg。灭菌后进行两头接种,培养3~4个月后进行排袋出菇。
[0033]具体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1)拌料
[0035]先用3份的石灰浸泡棉籽壳,然后将主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量调节至55
‑
65%,拌好料后迅速装袋。
[0036]2)装袋
[0037]使用两头开口的大菌袋(17cm
×
(55~60)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一头先用无棉盖体用双套环(4.0)封口,然后用装袋机进行装料,装好袋后将另一头用无棉盖体用双套环封口,每袋培养料干重约1kg。
[0038]3)灭菌
[0039]常压灭菌,温度升至100℃,保持10~12h;或高压灭菌温度升至121℃,保持2h。
[0040]4)接种
[0041]灭菌后,料袋温度降至25℃左右进行接种工作,本实施例采用两头接种。
[0042]5)培养管理
[0043]接种后,将菌袋搬至培养室,黑暗下20~25℃进行发菌,期间管理控制好温度、空气湿度、通风等,还得及时去除杂菌污染菌袋,养菌时间约3~4月。
[0044]6)出菇管理
[0045]菌丝长满袋后,进行催菇、出菇管理。本实施例出菇采用卧式立体墙式出菇,有效提高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菌袋尺寸为17cm
×
(55~60)cm,采用质量份百分比为:棉籽壳60~65份、棉粕22~27份、麸皮8~12份、玉米面2~5份和石灰3~5份的培养基栽培茶树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两头开口的大菌袋,一头先封口,然后装料,装好袋后将另一头再封口,灭菌后进行接种,培养3~4个月后进行排袋出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大菌袋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拌料:先用3份的石灰浸泡棉籽壳,然后加入棉粕、麸皮和玉米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量调节至55~65%,拌好料后立即装袋;2)装袋:使用两头开口的大菌袋,一头先用无棉盖体双套环封口,然后用装袋机进行装料,装好袋后将另一头用无棉盖体双套环封口;3)灭菌:常压灭菌,温度升至100℃,保持10~12h;或高压灭菌温度升至121℃,保持2h;4)接种:灭菌后,料袋温度降至25℃进行接种工作;5)培养管理:接种后,将菌袋搬至培养室,黑暗下20~25℃进行发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能,孔新,毛春山,武冬梅,赵曾强,张国丽,李有忠,朱宗财,刘宗娜,张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昌吉市九仙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我是这个专利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