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教育力量·职教行动
“说啥也没想到,坡上荒了几十年的‘洋桃树’能让我走上致富路。”重庆市巫溪县天元乡万春村一社社员龚道廉感慨地说。龚道廉口中的“洋桃树”是野生猕猴桃,他的“没想到”是因为这野生猕猴桃挂果率低、病虫害严重,对当地并未产生太多经济价值,一直被村民“视而不见”。直到2018年8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教授博士帮扶团”来到万春村,这一切开始发生改变。
地处渝鄂交界处的巫溪县,是重庆市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之一。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示范高职院校,承担着对口帮扶天元乡的任务。学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专业和师资优势,通过深化科技帮扶,助天元乡按下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的“快进键”。
天元乡是典型的立体高寒山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匮乏,但拥有超过万亩的野生猕猴桃林业资源。2018年开始,学校立足精准扶贫总要求,组建“专家教授博士帮扶团”助力当地发展优质野生猕猴桃产业,变昔日野山果为村民今朝“致富果”。
学校遵循精准帮扶、因地制宜的要求,先后进行4次实地考察、论证和座谈动员,最终与村民共同发掘出野生猕猴桃资源,并动员当地政府,制定了野生猕猴桃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从而拉开了大力发展野生猕猴桃产业的序幕。
“猕猴桃种植技术,特别是病害防治是限制产业发展的关键,学校‘全天候’式的技术帮扶给我们发展野生猕猴桃产业吃下了‘定心丸’。”天元乡政府一位负责产业发展的干部说。两年来,帮扶团队制定了操作性强的《野生猕猴桃产业帮扶技术路线》,分别围绕野生猕猴桃种苗基地选建、种苗繁殖、栽培管理、土壤检测分析、品牌开发、电商销售、合作社组建等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技术指导,先后开展专题培训10余场,覆盖了该乡11个贫困村,“一对一”培训帮扶辐射贫困户260余人次。
随着果树挂果销售,质优价高畅销的市场表现,让村民尝到了种植野生猕猴桃的甜头,进一步增强了种植信心。然而,规模化发展成为摆在产业发展面前的一道坎。帮扶团队动员、指导陈东合等10多家种植大户及贫困农户成立“天元乡万春村野生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筹备小组,创立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野生猕猴桃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目前,团队已经帮扶种植大户及农业公司超过20个,培育出“万春牌”等野生猕猴桃品牌两个,培育野生猕猴桃种苗繁育基地130亩,指导5个贫困村开发野生猕猴桃林地3100亩。目前,这些野生猕猴桃林已全面挂果,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超过3万公斤,销售收入将突破60万元,户均增收将达两万元。
“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服务精准扶贫,是一名职业院校教师分内的事,更是党员的应尽职责。”学校“专家教授博士帮扶团”负责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市“国家三区科技人才”、猕猴桃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刘兰泉教授自豪地说。
2019年,学校的帮扶团由“民兵”转为“正规军”。天元乡所在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正式发文聘任刘兰泉为全县产业发展扶贫专家“水果组”组长,重点帮扶县域内有关乡镇发展野生猕猴桃产业。面对新任务,刘兰泉表示:“只要贫困地区有需要,我就会去报到。”
“尽管在学校的帮扶下,天元乡已经实现脱贫摘帽,但学校将实施‘送一程’工程,摘帽不摘帮扶,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说,“学校将持续深化科技帮扶,让更多的专家、教授到乡村、田间地头,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高靓 通讯员 陈磊 李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