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头鲤仅分布在云南省星云湖和杞麓湖。其为中上层鱼类,主要栖息在水深、水质较清的湖泊中,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20世纪70年代以后,野生大头鲤在以上两湖泊中已鲜见踪迹。
1998年,大头鲤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为易危(VU)。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大头鲤野外种群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大头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为拯救和开发利用其种群资源,1979年前后,云南省玉溪市较早对其开展人工养殖试验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其人工繁养殖技术已趋于成熟,增殖放流也取得明显效果。
形态特征
大头鲤整体形似鲤鱼(Cyprinus carpio),平均体长约为12厘米,最长将近30厘米;体重为300~400克。其体形延长、侧扁,头大、长且宽,头后背部隆起。头部和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银白色,体侧泛有黄绿色光泽。体被较大的鳞片,尤其是腹鳍基部有一发达的腋鳞。侧线完全,略微下弯,具有34~37枚鳞片。背鳍呈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呈淡黄色,尾鳍下叶稍见红色。
其吻部钝而宽,鼻孔前方隆起,口端位、较大,唇薄。多数无须,偶有个体在口角处具有一对微小、细短的须。眼为侧上位,眼间距宽且平坦。口裂顶端与眼球在同一水平线。外侧鳃耙45~53个,内侧鳃耙51~62个,下咽齿3行。背鳍4根鳍棘,15~18根鳍条;胸鳍1根鳍棘,14~16根鳍条;腹鳍2根鳍棘,8根鳍条;臀鳍3根鳍棘,5根鳍条。背鳍、臀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后缘具有细齿状硬刺。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腹鳍、臀鳍均较大。尾鳍呈叉形。
分布栖息
大头鲤为中国特有鲤科鱼类,仅分布在云南省星云湖和杞麓湖。
其为温水性中上层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水质浑浊容易死亡。其主要栖息在水深、水质较清的湖泊敞水区,也可以在水库中生存。
生活习性
大头鲤食性较为单一,均以浮游动物为主,其中枝角类(Cladocera)和桡足类(Copepoda)占绝大部分,另外也有少量龟甲轮虫(Reratell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丝藻目(Ulotrichales)和水生维管束植物,大小个体间食性差异不大。在适宜的水体中,其游动迅速,性情活跃,一旦离水迅速死亡。
生长繁殖
自然条件下,大头鲤生长极其缓慢,且生长速度均匀,各龄鱼平均年增长体长约60毫米。其性成熟时间较早,通常1龄鱼已有超过一半的个体达到性成熟,待到2龄全部性成熟。性成熟的雌性个体体形大于雄性。
在生殖季节,雌性大头鲤的怀卵量较大,3~4龄鱼的怀卵量可达130000粒每尾。分批产卵,通常分为两批,每批产卵3天,两批间隔7天左右,故而当地渔民称大头鲤有“来三去七”的习性。其产卵期时间较长,自每年4月份开始直到9月份,5、6月份为产卵盛期,通常在晴天拂晓3~5时将卵产在水下1~2米处。产出的成熟卵粘着性较强,多粘附于水生维管束植物上孵化。
人工养殖养殖现状
中国较早开展大头鲤人工繁养殖研究是在70年代。1979年,玉溪市江川渔场利用池塘人工繁殖大头鲤取得成功。此后,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到2000年,玉溪市当地成立大头鲤原种站,在人工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控和大水面增殖等多个环节开展试验研究。2010年以后,其人工繁养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养殖技术
在上述原种站针对大头鲤开展人工养殖试验的过程中,人工繁殖、孵化及养殖用水均为星云湖水,水环境温度为10~25℃,pH值为8.6左右。使用的亲鱼为采自星云湖的野生大头鲤,经过人工驯化,能够适应池塘人工养殖条件。由人工繁殖而获得的受精卵需要放入苗种培育池中孵化,每日用食盐水清洗10分钟,以预防水霉病,提高孵化率。鱼苗出卵3天后可以投喂人工饵料。鱼苗长成鱼种后,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放养,下塘前同样要用食盐水消毒10分钟左右。
大规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时,因其是一种饲养周期很长、生长缓慢的养殖鱼类,所以投喂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随着鱼体生长及时调整饲料的粒径。鱼种下塘后,还要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不定期向池塘加注新水和换水。
病害防治
大头鲤鱼苗出卵至体长1.5厘米阶段极易患气泡病,此阶段应注意水质调控,防止水质过肥,对已发病的池塘要彻底换水。而在长至6厘米阶段前,鱼体容易患舌杯虫病、车轮虫病,减少此阶段发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预防。
而与其他常规养殖鱼类相比,大头鲤在大规格鱼种及成鱼养殖阶段细菌性疾病相对较少,偶见2龄鱼感染粘孢子虫病,2龄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及成鱼感染单极虫病。对此,药物预防仍是主要的防治方式。
物种保护物种现状
历史上,大头鲤曾经是星云湖和杞麓湖的主产经济鱼类,50年代其产量一度占到渔获总量的70%左右。此后,其野生种群呈现急剧衰退,到90年代末期产量仅占渔获总量0.5%,其中杞麓湖野生种群已经灭绝。
致危原因
大头鲤野生种群数量减少可能主要由于:1963年后,大量家鱼被放养入星云湖,其中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因食性与其相似且滤食机能更完善,遂产生食物竞争;小型非经济外来鱼类入湖,种群壮大后大量吞食其鱼卵;栖息地水位下降,产卵场遭到破坏;人为过度捕捞;其鱼体本身抗病力弱、生长缓慢、环境适应性差;与外来鲤鱼的渐渗杂交也对野生大头鲤的遗传完整性造成严重破坏。
保护等级
1990年,大头鲤被列入中国《云南省珍稀水生动植物保护名录》。1998年,大头鲤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为易危(VU)。2021年,调整后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大头鲤野外种群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主要是建立保护区,开展易地保种驯养和繁殖,并有计划地进行人工投湖放养。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云南省拯救濒危动物的行动中,其是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特别是在星云湖中,其渔获产量已有回升。2022年6月,玉溪市江川区开展大头鲤增殖放流活动,将70余万尾鱼苗分散投放到星云湖中,进一步补充鱼类资源。
主要价值
大头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玉溪市当地的养殖户为例,大头鱼是一种适合开展“稻鱼综合种养”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鱼类。这种模式下,全生态养鱼,过程中无喂养,鱼的长势好、少病,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双赢。而在消费市场上,人工养殖大头鲤具有头大、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另外,大头鲤也是适应高原中小型湖泊生存环境的特殊类群,其生物学特点反映了湖泊变迁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关文化
中国明代《云南志》记载:“大头鱼出星云湖,其头味甚美。”1869年,大头鲤标本被收藏于巴黎博物馆。2011年,其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六大名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