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和意蜂在形态上的差异,也即是指中蜂与意蜂在形状和表现形式的差异,在养蜂中,形状表现为蜜蜂个体的大小;表现形式则为筑巢、产卵等行为习性。中蜂活框养殖完全照搬意蜂的活框蜂箱和饲养技术,往往达不到预期所想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原先传统土法养殖,频频遭受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蜂和意蜂分属于不同种类的蜜蜂,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生殖隔离,在行为习性以及形态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养蜂人对此也不够明确而造成的。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从形态上识别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吧!
一、中蜂三型蜂个体均小于意蜂
中蜂三型蜂(蜂王、工蜂、雄蜂)的个体均小于意蜂。其中,雄蜂差异最为明显。中蜂雄蜂的体型显著小于意蜂,体重仅为意蜂雄蜂的64%。中蜂的工蜂体型也明显小于意蜂。中蜂产卵王与意蜂产卵王的体型相比,目视差异不大,但测量其胸径,则普遍小于意蜂产卵王。所以,用于意蜂的隔王板、囚王笼等隔王器械不适用于中蜂,但中蜂的可用于意蜂。
二、中蜂三型蜂的巢房均小于意蜂
将中蜂三型蜂的巢房内径、巢房高度以及王台与意蜂的相比较,发现:
(1)中蜂工蜂房比意蜂小11.6%、雄蜂房小12%、 王台小6%;
(2)中蜂三型蜂的巢房高度也都明显低于意蜂。
(3)在王台上,意蜂王台的内径较中蜂大;封盖王台的长度也显著长于中蜂王台。
但有好也有坏,中蜂蜂王产下的蜂卵显著大于意蜂蜂王产下的卵。这也说明中蜂在卵期的营养条件要优于意蜂蜂卵
三、中蜂蜂王在产卵和维持强群方面不如意蜂
1、意蜂是地中海气候(冬季短促、温和而潮湿;夏季长而干旱)和蜜粉源条件下(蜜源植物流蜜期长,花蜜浓度高)的产物,铸就了意蜂繁殖能力强,分蜂性弱,不好飞逃的习性,因而容易维持大群;而中蜂则适应于我国广大山区和半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气候条件不一,间接又造成蜜粉源植物的不同,流蜜时间也无不稳定,花蜜浓度普遍较低。因而形成中蜂繁殖速度快,分蜂性强,好飞逃,不耐大群的特点。
2、根据相关测定数据表明:中蜂王的卵巢管约有226条,而每只意蜂王的卵巢管数目为350-400条。由于卵巢管数的差异和卵体的差异,在适宜产卵的同等条件下,意蜂王的产卵量必然显著多于中蜂王的产卵量(相差近一倍),再加上中蜂分蜂、飞逃性强等其他外部原因的差异,中蜂的群势必然要小于意蜂群势。
四、意蜂形态上的特点
(1)意蜂三型蜂的体型均大于中蜂,但略小于欧洲黑蜂,腹部细长,第二至第四腹节背板前部有黄色环带,体表覆毛短,绒毛黄色(雄蜂绒毛颜色更为纯正),因而,意蜂又被称为“黄金种蜜蜂”,另外,因意蜂很适合规模化养殖,又有企业化蜂种的称号,并被广泛引种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相似的世界各地,并充分体现了其优良的品种特性,如我国北方则以饲养意蜂为主。
(2)引种成功的意蜂在当地人们的使用与不断选择下,已形成不少新品系或品种。例如,引入我国的意蜂,经过较长时间的人工选择与培育,现已形成有蜜型蜂,浆型蜂,蜜浆共用型蜂。
(3)意蜂与其他西方蜜蜂相比,意蜂还具有盗性强、定向能力弱的特点。但与中蜂相比,意蜂的盗性和定向认巢能力又显著强于中蜂。
原文: 专题 > 意大利蜂 > 如何从形态上识别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中蜂和意蜂在形态上有哪些差异?)
本文《如何从形态上识别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中蜂和意蜂在形态上有哪些差异?)》链接: